如何让作文具有文化韵味
作者: 李佩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写作文时,如果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去审视、对比、碰撞、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以文化的角度阐释哲理,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我们笔下的作文便多了一点文化韵味。这样的作文内涵更丰富,立意更高远。
想要让作文多一点文化韵味,我们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一、以文化立意
文化的内涵是非常宽泛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属于文化范畴。以文化立意,可以追溯前贤,歌颂文人的精神,带领读者领略文人的精神家园,以此来折射社会现实;可以将某个传统事物作为载体,通过写人们对传统事物的坚守,表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或者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在现实社会中,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文化现象,可以针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现状,用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去思考问题。
如作文题“像 一样”,有的同学写“像长城一样”,如何立意构思呢?“长城”不仅蕴含着坚强不屈、屹立不倒的精神,也体现着长城修筑之初的军事思想及其隐含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差异。有的同学写“像水一样”,他将目光聚焦于“道家文化”,体现了道家“上善若水”之内涵。
无论如何立意,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否则作文只有空壳,而无实质内容。建议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多去了解自己喜欢的文化,如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把握其理念与内涵,在此基础上写作方能得心应手。
二、用文化素材
一篇作文,不管是否从文化的角度立意,都可以把具有文化内涵的素材融入其中,这样也能增添作文的文化韵味。
1.让标题富有文化韵味
(1)运用雅词。如《梦回繁华》,文章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其标题更是生动地描摹出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
(2)化用诗句。如《驿路梨花》,这一标题化用了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一诗中的“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让本就深入人心的雷锋精神具有了文化余韵。
(3)借用名句。如写“奋斗”主题作文时,可借用英国诗人雪莱的“未来不足惧,过往不须泣”;写“诚信”主题作文时,可借用孔子的“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写“学习”主题作文时,可借用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样的标题不仅有文采,而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2.让内容充满文化气息
(1)营造某种文化氛围。即通过语言文字渲染作文的文化意境。如表现道家文化之“上善若水”,在描绘水之形、水之态、水之色时应该尽量体现水之温婉、水之包容。
(2)适当使用成语、俗语、谚语等。这些语言精练生动,意味深长,是最能体现文化韵味、让作文文采飞扬的妙语。
(3)整合文化素材。即围绕作文中心,将与之相关的文化素材进行整合加工,融入自己的观点,提升作文的文化底蕴。历史典故、文学形象、诗词意象等都是很好的文化素材。如下面这段文字: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更何况人呢?面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恩人,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去回报。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讲的就是感恩。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古人做得很好,这就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正因为有人施恩,有人报恩,我们的生存空间才鸟语花香,饶有情趣。
在这段文字中,小作者运用“羊知跪乳”“鸦能反哺”“衔环结草”等典故,不仅使作文内容丰富,而且也增强了文化内涵。
让我们通过学习写作技巧,勤加练笔,在文化的积累与思辨中,写出更多充满文化韵味的作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