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
作者: 高海燕文题呈现
杜甫的《春望》中有这样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此句可看出家书的价值。家书,是亲人之间进行的书面对话,是倾诉内心深处情感的特殊载体,是连接心与心的“桥梁”。
请你任选话题,写一封家书,不少于600字,要有真情实感。
写作引导
1.审题
审题“三部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具体解释为:(1)明确家书的概念,了解“家书”与“书信”的关系并区分其异同。“家书”一定是写给家人的,若写给朋友、老师等即为跑题。(2)这封家书应该写给最亲近的家人,要想清楚为什么写给他(她),是表达思念、遗憾、喜悦、懊悔等情感,还是想要就某件事进行说明或沟通。(3)要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愫很好地表达出来,或是如何表述才能更好地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2.立意
(1)从情感的角度:表达对已逝亲人的追思,表达对分别已久亲人的思念,表达对取得成就或收获幸福的亲人的祝福,以及对故土的怀恋等。如此立意便于表情达意,不容易偏题。
(2)从教义的角度:除了抒情或交流,还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就一些问题提出对应的“方法论”。比如写悼念亲人,落脚点可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尽力陪伴,不留遗憾。走出悲伤的桎梏,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明天。
下水文章
一封家书致母亲
亲爱的母亲:
不知这封信你能否收到,但女儿想和你说说话了。
记得贾平凹说过:“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是啊,掐指一算,你已经走了30年了。我经历过的那些终日无言、苦心读书的日子,都是在和与世长辞的你的倾诉中度过的。
多少年了,你住在我心里,我却无法将想对你说的话诉诸于笔端。不敢也不愿去回忆,只是每年清明节回去给你上坟,看着身边日渐苍老的父亲,硬生生把即将喷涌而出的泪水再憋回去,匆匆忙忙摆好你生前没有吃过的各种水果、菜肴,一路背对父亲,抹着眼泪走回老屋去。我当然知道,含辛茹苦抚养我和哥长大的父亲心中应该有更深、更重的伤感吧。
老屋里到处都是你的痕迹,看着墙壁上的一张张照片,我的眼泪又来了。我的脸型、五官都酷似你,尤其那两个酒窝,只是照片上的你比现在的我年轻多了,头发乌黑,牙齿洁白,笑容可掬。我想不通,这么年轻的你为何匆匆就离开我们了呢?
小时候,我是你捧在手心里的宝。那时的你说什么也不愿意早些给我断奶,不管自己的身体有多么糟糕,或许我现在的好体质就得益于你的乳汁吧!感谢你,给了我健康的体魄,这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啊!
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上小学时,你经常和我的老师说什么“好苗子更得严格要求”之类的话。我顺利升入了镇上一所中学,后来又考入重点高中,可此时,你已经病入膏肓,没能撑到我参加高考。你安静地走了,走得坦然又放心。感谢你,给了我不断奋进的勇气和动力,这是多么纯粹的一份期盼啊!
你总说:“吃亏是福气。”离了娘的孩子早自立,我不怕吃亏、吃苦,你把勤劳遗传给了我,我工作兢兢业业,不断摸索,日渐得到了学生、家长和领导的认可。婚后的日子我也有仔细经营,公婆明理,丈夫温和,孩子乖巧,同事热情,学生奋进……我就算隔着天地和时空也想告诉你:“妈,放心吧!不管生活如何待我,我永不抱怨,这是你教给我的。”
写到结尾,我眼角的泪水竟渐渐止住,原来悲伤的回忆并非不可触碰。
妈,我在梦中也见不到你,是你遗忘了我,还是不想让我去依偎?也许是你对女儿的信任胜于牵挂,也许是快节奏的生活让我自动屏蔽了一些揪扯着我的真情……可,心在我的身体里跳动,我如何忽视?
妈,女儿想你了!如果你收到我的信,就来梦中与我相会吧。
女儿
2022年8月11日
●教师自评
此文作于中元节前夕,因实在思念因病早逝的母亲,于是借一封家书诉说心声,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并告知她自己一切安好,望她勿念。此家书虽是单向的,但相信母亲定能感知到这份怀念与深情。
学生习作
写给外祖母
◎高淑惠
亲爱的外祖母:
近来一切可安好?
看到这封家书的您是否有些许惊讶?惊讶为何在这个通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会寄给您一封家书?为何我会如此郑重?其实,我并非不想让您听到我的声音,而是不想把自己对您的思念变成短短几十秒的语音,散落在角落,任凭风吹雨打,无人问津。我想,我对您的思念是说不完的,所以我要将无尽的思念寄托于这封信。
古代游子思乡时总会抬头仰望夜空中那轮明月,尽管一城山水两相隔,但明月却能共此时。是啊,现在也是如此,我望着月,愈发思念您了。
许是被袅袅蒸汽中的那碗米饭思念着,许是被晒得又暖又软的碎花棉被惦记着,许是被小院里那棵总是飘着清香的老槐树牵挂着……我记忆的闸门打开了,任凭那些幸福的往事摇曳在我的思绪中。
外祖母,您的手心里虽然长满了老茧,不白皙也不纤细,可在我心中您的手是最灵巧的,包子、饺子、花馍、核桃仁饼、拌汤……只要是我想吃的就没有您不会的。我最喜欢您做的红薯糕。红薯糕的皮只有薄薄一层,却把红薯泥和红糖和起来的馅儿紧紧包在了里面,隔着晶莹剔透的炸熟了的面皮,能清楚地看到馅儿的颜色。红薯糕外酥内软,香甜软糯,却一点也不粘牙,每次吃我都赞不绝口。或许在别人眼里这只是一种平平无奇的食物,可于我而言却是独一无二的美味!
可惜,因为学业的缘故,我去您那里的次数屈指可数。记得那次,我终于抽出空去看望您,一见您便撒娇说想吃包子。包子蒸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竟觉得特别甜,还未等我进厨房问明原因,只听“啪”的一声响,我赶忙跑过去,看到您正收拾地上的糖罐碎片。原来,包子馅儿里放的是白糖。我顿时醒悟过来。我站在厨房门口默默望着您,看清了爬满您脸上的皱纹,却始终看不清那皱纹的背后藏着多少沧桑的岁月,更无法体会您这么多年来的艰辛与不易。
那一夜,不知怎的,天空突然阴云笼罩,下起了雨……
后来,我会时常感慨时间无情,让您匆匆老去,不再能做我强大的避风港;有时又会暗自欣喜自己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情愫的世界里能够安然成长,还拥有了您对我浓浓的爱;偶尔也会失落,我总会长大,远赴他乡求学,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最后只留一个空荡荡的屋子给您。
我还有太多太多话想对您说,可我深知这仅是一封家书……但愿隔山隔水不隔亲吧!我最爱的外祖母,我对您的思念说不尽,也道不完。
祝: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您的外孙女淑惠
2022年11月24日
【山西汾阳市西关中学】
●点评
小作者的一封家书,写给了自己时时牵挂着的外祖母。虽然学业繁忙,但阻不断对亲人的思念。小作者想念外祖母做的红薯糕,更忘不掉那屉错把盐放成糖的包子,于是无数情思弥漫开来。一封家书倾诉心声,关爱、离别、思念、守望,人生就是如此,亲人就是如此。小作者文笔颇佳,能准确且深情地表达心声,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