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埋伏笔

作者: 王博

暗埋伏笔0

名家传技

名家引路

在儿童时期,人们的差异并不太大,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此后呢,差得就愈来愈远了。有的虚度光阴,深悔蹉跎;有的怨天尤人,闷闷不乐;有的东跑西颠,一事无成;有的猥猥琐琐,窝窝囊囊;有的胡作非为,头破血流……有几个人成功?有几个人满意?有几个人老后能够不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而人生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结局,大体上在青年时期就可以看出点端倪来的。青年时代,谁不愿意投入生活、投入爱情、投入学习、投入事业、投入社会、投入人间?即使生活还相当艰难,爱情还隐隐约约,学习还道路方长,社会还明明暗暗,人间还有许多不平,你也要投入,你也要尽力、尽情、尽兴、尽一切可能,努力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到也应该争取到的,以使你能够得到智慧和光明,得到成绩和价值。

我并不笼统地赞成古人立大志的说法,但你总该希望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民族、对人类多作出一点贡献,至少是确实竭尽了全力,就是说至少是充分燃烧了,充分发了热、放了光,充分利用了、使用了、弘扬了你的有生之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燃烧愈充分愈好。从无光热,不燃而去,未免是一个遗憾;而刚一冒烟儿,就怠工熄灭了,能不痛苦吗?

(节选自王蒙《人生就是一次生命的燃烧》)

阅读心得

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就是王蒙在《人生就是一次生命的燃烧》开头两段所论述的内容。作者娓娓道来,点明了人们往往会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这一切“大体上在青年时期就可以看出点端倪来的”,用情绪饱满的论述,为后文写“人生就是一次生命的燃烧”埋下了伏笔。

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时地被犒赏,为了多些欢乐,就得好好过节。

我家没有比外祖母更懂这个道理的人了,所以她最重视节日,只要是节日就不肯放过,一定要把它过得像模像样。

好东西吃也吃不完。外祖母说:“吃不完就是一年不挨饿,日子再苦,中秋节也要好好过。”她对这一天的重视,似乎超过了任何一天,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高兴,都不能讲生气的话。

这天晚上不能提爸爸。

我一直忍住,尽管特别想念。我相信她们也是一样。如果提到爸爸,大家就没法高兴了。

他们那一伙工友要不停地凿山,再好的月亮也顾不得看一眼。

一年中秋节,已经到了半夜,大月亮看着我们,还不打算离开。我们更舍不得离开这么好的月亮、这么好的夜晚。但不管怎样,最后还是要睡觉。我们躺在炕上,透过窗户看着月亮,一直到瞌睡上来。看着月亮想心事,想啊,想啊,就睡着了。

正睡着,梦到有人来敲我们的门,“咚咚、咚咚”,越敲越响。外祖母“呼”地一下坐起。

我终于听清了,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有人敲门。我和外祖母从炕上跳下来时,妈妈已经起来了,先一步打开了屋门。一个细高个儿进来了。我一眼认出是爸爸。

“啊,爸爸!”我跳起来,两脚还没有落地,他就把我接住了。

(节选自张炜《只要月亮还在天上》)

阅读心得

本选段中,“大月亮看着我们,还不打算离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虽着墨不多,但不舍之情却跃然纸上,表达了“我们”的不舍、“我们”的辗转难眠。而这些不舍皆因中秋夜不能与父亲团聚的遗憾,为后文写父亲千里迢迢赶回来时“我们”无比的喜悦之情埋下了伏笔。

写作借鉴

所谓伏笔,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的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作的铺垫或暗示。巧妙地设置伏笔,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氛围,跟着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喜怒哀乐,随着跌宕起伏的情节体验柳暗花明之感。暗埋伏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融入深情的景物描写。在作家笔下没有无“意”之“象”,因此在景物描写中,往往都蕴含着作家浓厚的情感。融入作者情感的景物描写能营造气氛,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引出作者想要特别强调的事件和想要特别强化的情感。

2.引人入胜的悬念设计。设置悬念往往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带着疑问进入文本,通过作者的讲述激起情绪的波澜。在阅读过程中等待作者的“解密”,增强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进而收获阅读的乐趣。

3.铺路架桥的叙述技巧。一个“大事件”往往是由很多“小细节”接连出现而导致的,这些“小细节”即可看做是一个个伏笔,都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大事件”作准备。对于“小细节”的设置要有逻辑,应像铺路架桥般向前推进,最终导致“大事件”的合理发生。

学生习作

命运的齿轮

王一宇

随一声清亮的啼哭,我出生了。手术台上的妈妈抬眼一望,手术室的窗户不大不小,刚好定格了一整个又圆又大的太阳。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那个红红的大太阳瞬间就照亮了妈妈的整个宇宙,妈妈的心一下子暖了起来。于是,我有了小名阳阳,大名王一宇。她希望我能长成一个阳光的小伙子。

可是事与愿违,我好像并不是那么阳光。小时候的我特别能哭,我指着一堆苹果,如果妈妈拿起的不是我指定的那一个,那可不得了,我非哭到地老天荒。小学三年级时,我就“欺负”同学了!那位女同学回到家,她的奶奶看到她两条胳膊上布满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红印子,一下子就急了。是的,是我干的。可我们当时明明玩儿得那么开心,家长们为什么那么气愤呢?明明是她说能在自己的手臂上画画,自己先画上去了,我才跟着画的呀,只是画得多了点儿而已。

感谢我的妈妈,她把曾经那个“不阳光”的我,培养成了现在这个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阳光大男孩儿。

在我执着于拿到自己指定的那一个苹果时,妈妈耐心地引导我描述:多大,多圆,什么样的红……于是,现在的我才能如此执着,执着于攻克每一道数学题,把每一步都做到完美;执着于写好每一篇作文,不仅要结构合理、语言优美,还要情感丰富。

当我被其他人认定为“欺负同学”时,是妈妈选择了无条件相信我。她教育我:生活丰富多彩,好玩儿的事情有很多,但有时“好玩儿”却会无意中伤害到别人。于是,现在的我才会拥有谦虚的品质,我谦虚地学习生活中的每一项技能,谦虚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认真面对成长中的每一个插曲。

看到我能认真地学、尽情地玩儿、谦虚地做人时,妈妈总说是我的名字取得好。大概是吧,因为命运总会偏向那些心中充满阳光、充满爱的人。

【陕西渭南市初级中学】

点评

因为妈妈对“我”的耐心与爱,才让“我”成长为一个阳光快乐的大男孩。“太阳”既是全文的线索,也为整篇作文营造了一种暖意融融的氛围,是一个很棒的“道具”。作文开头暗埋伏笔,妈妈看见太阳后给“我”取名,希望“我”能长成一个阳光的小伙子,为后面的“阳光”埋下伏笔,层层铺垫,情节波澜起伏,自然而然地引出中心“命运总会偏向那些心中充满阳光、充满爱的人”,这个人既是“我”,也是妈妈。

上一篇: 坚守内心的美丽
下一篇: “旭日”自话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