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一朵花的心事
作者: 王紫琪
作文评说
熬夜苦读的身影是那样地落寞,志在必得的昨天是那样地可笑。卷子上的红叉像一个个小怪物,冲我张牙舞爪,无情地嘲笑着我。我好像看到了同学们眼中的不屑,就连他们说悄悄话的时候,我都觉得每个我听不到的字眼,都像是射向我的暗箭……
(小作者回忆了自己为学习付出的辛苦,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表现出小作者付出得不到回报的痛苦,以及自尊心受挫的沮丧,突出了其内心的极度压抑。)
我心里堆积了很多情绪,想找人倾诉,可谁又能真的懂我?烦躁的情绪愈发膨胀,趁着午休,我悄悄地逃离了人群,到校园后面的小操场散步,试图缓解自己郁闷的情绪。
(过渡段,先渲染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情绪膨胀到最高点需要倾诉,再自然地引出去小操场散步,也就引出了下文与那朵小花的“邂逅”。)
我低着头,漫无目的地走着,不时用脚踢着石子,石子也不喊疼,滴溜溜地滚出好远。如果我是一颗不知道疼痛的石子该有多好!我顺着石子滚出的方向看去,忽然发现在操场边的地砖缝隙里,居然生出一朵不知名的小花。这朵小花出现在这个地方,虽让人有些意外,但看起来却很和谐。
我来到它身旁,仔细地观察它:它的叶片很小,茎也不粗。唯独这朵花,却开得很是肥大,这让它看起来有点滑稽。风一吹,花朵便摇摇欲坠。我又用鼻子嗅了嗅,没想到开得这么“奢侈”的花,却没有馥郁的香味,那它开花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本段着重描写了这朵花的外表,但长相如此夺目的花却没有花香,这种“特别”让小作者感到困惑,也为下文作了铺垫。)
我紧盯着这朵小花,用手来回拨弄这朵小花的茎叶,它竟能迅速复位。它在我的注视下不为所动,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我试图窥探这朵花的心事,猜想它为什么要开花?一阵风吹来,我似乎听懂了它的心:它不需要被别人看见,也不需要被别人评价,它只是顺着自己的本心和本性,自顾自地生长。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的顾影自怜、自怨自艾而感到羞愧,我太在意他人的评价了。只因成绩不够好,就完全否定自己,让自己陷入失落的泥潭里无法自拔,这是多么的不值!我对自己的评价,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画的牢笼而已。其实,和上次考试相比,我的成绩是有所进步的,而有进步,我就应当肯定自己。
放过自己,得到释然;放下乱想,继续向前。我与这朵小花挥手告别,我相信,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本心,我也懂得了这朵小花的心事。
其实,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也好,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也罢,这都是人生旅途的必经之路。每一个季节,每一段时光,都有其恰到好处的美。只有守得住本心,看得清自我,才能内心丰盈,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议论部分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从花不需要被别人评价,只要听从自己的内心,尽力绽放,做自己就好,由此联想到了自己其实没必要那么在意结果,更没必要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自己认可自己是最重要的。结尾卒章显志,告诉我们人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评判的权利交给自己,否则就成了没有内核的、摇摆不定的人,这样的人是没有灵魂的。)
【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指导老师:陈雪】
作者自评
考试失意时想起付出的艰辛,内心涌起浓浓的委屈之情。于是,这篇作文便形成了。那朵偶遇的小花,是万千生命中的一朵,它不需要活在与其他植物的关系中,也不需要其他植物的评价,它只做它自己,努力开花,哪怕长相奇特,哪怕没有香味。它自适的生命态度让我万分敬佩。它不仅把我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中解救出来,也让我看到自己的内心,从而能够接纳自己,真正爱自己。
同窗互评
刘浩然同学:看见真实的自己是最难的。作为学生,很难不被考试成绩所裹挟,很难不在意他人的评价,进而会否定自我,甚至放弃自我。文中,小作者能直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试着去化解成长中的伤痛,这一点值得我学习。
李凡同学:作文结尾化用了《岳阳楼记》中的内容,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借鉴。“淫雨霏霏”“春和景明”指向两种人生困境,这里的化用提升了全文的文化内涵,读后给人以美的阅读感受。
教师总评
习作文笔朴实自然,立意极其深远,体现了小作者思考的深刻。有几处亮点值得同学们借鉴:
1.心理描写详实,内心独白的运用非常自然,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2.素材新颖,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小作者善于选择素材,摒弃了“被父母开导”“被同学安慰”“受到名言警句的启发”等常见素材,而是选择不常见的“小花”作为反思的载体,令人耳目一新。
3.立意深刻。小作者意识到成绩、外在的评价都是暂时的,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对自己的充分认可,这样才会有稳定的内核,有自我的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