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乡印象
作者: 李婧涵
轻轻地翻着相册,此时,如梦如烟的新绿,洇染在我的脑海里。思绪又拉回到那次……
只有于乡村,于田野,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展现出的流动的光辉。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多在城市里看不见的景。
池边,水微微地漾着,像窗前的风般轻柔。荷叶铺满了池塘,上面还有一颗颗珍珠似的水滴,晶莹,透亮,在绿的世界里熠熠生辉。杨柳依依,柳梢拂过绿水,激起了一片涟漪。她也忍不住瞥一眼水中的倒影,瞧!水是绿的,影儿是绿的,天也是绿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风,吹来了红杏枝头的春意。有满树细小而又不失优雅的小花,点缀着茂盛的草叶。桃树显露出婀娜的身姿,楚楚动人。花开得正旺,像颗颗玉石嵌在桃树上。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桃香,或浓或淡,沁人心脾。“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此时,起了雨雾,缠绵、细腻、恬静。一丝丝,一缕缕,密密地斜织着,编织着朴素。雨又大了一些,淅淅沥沥地洒满小乡的各处:屋檐上、花儿上、青石板缝里……它是那么轻,那么柔,像梦一样。随着雨水的渗透,空气中有一股自然清新的味道。淡淡的绿意时隐时现,在雨的纤柔中,沉醉。当我企图叩醒绿韵时,那飞溅起的水花击碎了我的梦,只留下一大片“哗——”的声音。“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雨后,雾渐渐散开了,一切又是那样清晰。踏在被雨打湿的青石板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简单。置身于这美丽的景致中,我只想化作一棵松柏或一株小草,哪怕是一片树叶或一茎草叶……
这是仅属于乡村的景色,属于生命的色彩,自然带走的是生活的真谛与至纯至善的心灵。
当我在城市的尽头转过身,依旧是你——古典的小乡。
(指导老师:钱之俊)
【同学点评】
彭思齐:本文用细腻的笔法,独特的视角,描写出了乡村的美,使人陶醉。值得注意的是,文中两次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与所写之景相呼应,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
季欣语:本文语言优美,过渡自然,引用诗词,更使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叶星宇:本文用词清新优美,很好地表达出了作者对小乡的留恋与喜爱,并引用古诗词,使文章更富诗意。
鲁柏嘉:文章开头借翻看相册这件事引出下文,使用了多句诗词,使文章富有诗意。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