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的寂寞

作者: 黄浩然

张骞的寂寞0

我如愿以偿地站在了丝绸之路上。

这里是沙漠的边缘,但黄沙之上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有人站着闲聊,有人摆摊,有人购物,还有人拿着手机驻足拍照。

骆驼像一座小山一样站立在我的面前,不紧不慢地嚼着嘴巴,看着我。高挺的驼峰上披着暗红色的毛毯,中间那厚实的皮坐垫似是在邀请我上去。拉骆驼的大叔穿着红蓝相间的长袍,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脸上有许多胡茬,皮肤因长期的阳光照射而变得黝黑,风沙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成了一道道褶子。他看着我,憨厚地笑着。

面对高大的骆驼,我有些害怕,却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坐在了驼峰间,踏上了丝绸之路。

骆驼走得很慢,不急不忙地,一步,两步,三步……温顺而平稳地走着,抖动其实并不大,但还是让我有些心慌。萧瑟的秋风吹起了漫天的黄沙,吹打着面颊,微微刺痛。我不禁将围脖往上拉了拉,又把冲锋衣裹得更紧了些。我也慢慢打消了之前的害怕,身体前倾,与大叔聊了起来:

“大叔,这风会停吗?”

“呵呵,基本没停过。”

“那你们受得了?”

“早就习惯了。”

“大叔,你是本地人吗?”

“那可不,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养骆驼的,古时候很多商队都是用的我们家的骆驼呢……”

“那也许张骞通西域的时候也骑过你们家的骆驼。”

“你还知道张骞啊……”

我和大叔就这么聊着,大叔一口淳朴的乡音,和这一方风沙很配。

风还在吹着,还有增大的趋势。我听着他的叙述,看着脚下的细沙一层层地覆盖,将骆驼的脚印一点点盖住,只留下浅浅的凹槽。驼铃声中,内心突然恍惚:千年前,那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张骞也有这驼铃声相伴吧?这黄沙的下面,有他曾经滴落的汗水吗?

也许正是在这驼铃声的相伴中,张骞一步步地踏向未曾涉足的远方,一步步地离开了自己无比熟悉的故乡与都城,去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古琴笛箫之声渐渐远去了,甚至连边塞的号角也听不到了,剩下的只有“铛铛”的驼铃声。

二十来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月牙泉。此时游人不多,散在湖岸各处。湖面如镜,时不时有灰褐色的鸟儿落下小歇,然后腾空飞走,继续踏上旅途。湖水清澈透亮,隐约可见泉水从深蓝的湖底冒出来,迸出一个个泡泡。

盯着那清亮的泉水,我仿佛看见了张骞的倒影。他并不决绝,仍时不时地回望东方。休息片刻后,他继续向西,把思念与退却甩在了马蹄之后,而他与他的车队是那么的渺小,似乎眨眼就会被风沙埋没。

史书记载,后来回到汉廷的张骞受到汉武帝的慰问和肯定,汉武帝望着张骞一身破烂的衣衫和如酱牛肉般深红的面庞,眼睛里突然掉下几颗清泪,扶起来赞扬了一句:“真英雄啊!”

我想,耐得住寂寞的张骞当得起“真英雄”这三个字。

抬起头,夕阳已落,没在大漠。

(指导老师:尹 宏)

上一篇: 晨光汴京
下一篇: 致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