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作者: 寒云

从古至今,乡愁都是每个中国人挥之不去的一种情感。我们读唐诗宋词,大诗人们经常吟咏乡愁,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离家,回故乡很难,李白自从离开故乡,几乎再没回去。而今天,城镇化的大潮让大量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故乡,也成了人们开始不停怀念的地方。

“夜里,看完了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带灯也在她的房间里读元天亮的书,书上说:你生在那里其实你的一半就死在那里,所以故乡也叫血地。”在《带灯》这部小说里,贾平凹这样定义“故乡”。可以说,故乡是一个和你血脉相连的地方。不论我们走多远,故乡还在,心就是安定的。

说起乡愁,我们最先想起的恐怕就是诗人余光中的那首诗: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之所以愁,大概是因为回不去。之所以愁,是因为那个地方有我们想见的亲人,以及当下生活的地方有不如意,不快乐,从而思念过去在故乡时的温暖与熨帖。

就我自己来说,童年在故乡生活的岁月,不论何时想起,永远都笼着乡村的那种炊烟袅袅、鸟鸣狗吠、日光昏黄的暖色调,竟没有一丝烦恼。阿德勒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很幸运,这一生,都可被童年治愈吧。这是故乡给予我的熨帖。

今天的孩子们写起故乡,往往会写父母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地方,那里生活着他们的祖辈,那里有他们父母小时候成长的回忆,而对于他们,往往是故乡有别于城市的新奇以及祖辈带给他们的温暖。等到他们长大后,也离家远行,打拼在另一个城市,也许就会把自己的城市重新认作故乡了。

今天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故乡的人是幸运的,当你受伤时,故乡永远张开怀抱迎接你。而即便故乡不在了,你也可以投入那些温暖的曾经在故乡的记忆中,慢慢舔舐,治愈自己的伤口。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笔沉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