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启小窗观秋色
作者: 陈艺
秋阳透过银杏的枝叶,洒下金光,给树下老人们的银丝染上了点点光亮。我轻启小窗,静静观赏这抹秋天绚丽的色彩,品着它们不肯枯落的辉煌。
又是秋天。我关上窗,不去看那令人不快的万物凋零之景。与其说我不喜欢秋天,不如说是我厌恶秋的衰败死亡。
秋风呼啸而过,携来一声声厚重悠长的歌声。我心念微动,按捺不住好奇,打开窗一探究竟。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棵银杏古树。秋日的它,并未如我想的枝叶凋敝,仍挺着它高傲的身姿,如俯瞰江山的帝王,举手投足间尽是威严。虬枝如有力的大手,未见苍老,只让人无限心安。
眼前猛然出现了一片片金光,那是天边点缀的绚丽朝霞,银杏的黄折射着秋天的光,一时竟辨不清是天空折射了光亮,抑或是这棵银杏给予了天地金光;又似画家打翻了调色盘,明媚耀目的黄泼洒而下,大张旗鼓地晕染了半边天空,使天地万物为之失色。
每一条枝丫都串着明黄的叶子,它们在风中倔强地昂着头,任凭秋风如何催促,却只挺立枝头不愿掉落,仿佛在最后呐喊宣誓。偶有被吹落的银杏叶,却不见死亡的惊惶,只在风中轻轻飘荡,似满身金粉的舞者,优雅地舞蹈,从容地完成热烈而盛大的谢幕。
脑中浮现出李清照的词,“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从前不解,只觉枯落为自然规律,哪有植物能和自然抗争,细细想来,竟是那么贴切,叶子会枯落,但它绝不肯无声无息地凋零,它要在生命的最后尽放辉煌,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完美的句号。
这时,银杏树下再次传来悠扬的歌声,忆起来窗边的目的,透过层层树叶,我看到了他们。
那是一群瘦弱的老人,他们刀刻般的皱纹里透出时光的痕迹,瘦骨嶙峋的手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但那又是一群强大的老人,他们精神矍铄,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精气神儿。
他们的歌声或委婉或粗犷,或质朴或泼辣,但都气场全开,略显嘶哑的曲调里透出无人能及的威武。
他们是那么神采飞扬,是那么陶醉忘我。他们的眼中闪着的是别样的光芒,在银杏投下的金光里,宛若一件件被时光雕琢得温润悠远的瓷器,有历经岁月沉淀的见识渊博,有洞察世事的从容不迫,独没有我认为的苍老失意。
日光透过银杏叶,被过滤得暖暖的,轻柔地洒在他们的银发上,我仿佛在日光中看到了他们年轻的样子与现在的脸缓缓重合。或者说,他们现在的样子比年轻时更美,他们的歌声中饱含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在老年重拾爱好,不肯枯落的决心,是我见过最美好的样子。
纵使秋日是万物凋零的季节,也依然有如银杏一般的事物愿意在最后的时刻一展自己的风采。正如虽然人终有一死,但仍不妨碍如这些老人一样愿意用尽全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用尽全力发光发热。如此,即使是生命的最后,也是绚烂美好的吧。
透过小窗,望向银杏的树影斑驳,望向老人们的银发闪烁,我轻轻吟道:“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虽是暮年但依然灿烂
广场舞和老年合唱团,是公园里常见的景象,但作者却用老年人苍劲的歌声和秋天的寂寥做对比,启悟了虽是暮年但依然竭力灿烂的哲学思考。
文章虽写秋天,但文字温暖明快,洋溢着昂扬的姿态。透过秋日金黄色的银杏叶,作者看到了公园里的或健身或唱歌的老人们,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时光雕琢、岁月历练后,他们的身上反而涌出了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他们“重拾爱好,不肯枯落的决心,是我见过最美好的样子”,这是老人们带给作者的震撼,也是明媚的秋天带给作者的感受。心怀向上的力量,必能享受温暖的阳光。(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