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让阅读和出游浸润文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比如一年四季里,小编喜欢春夏秋,热爱在色彩鲜明的世界里出去走一走,发现美好的诗意。而枯寂寒冷的冬天里,便有些令人打不起精神来,唯一例外的是下雪的日子,因为下雪时,空中飘着的地上铺展的便已是纯粹的诗。 安静在家,读一...
锐·新知视野 | 打麦糖 作者自画 梁欣怡,外柔而内刚,楚楚惹人怜,书剑笔胆侠气藏。有人说我像一泓湖水,无论风霜雪雨,湖水总是平静,不会涌起大浪;有人说我像一团烈火,做事总能充满热情,不破楼兰终不还;有人说我更像峭壁上的雪松,自带不折不挠的气韵;有人说我长大后可以去...
锐·新知视野 | 多民族色彩的西部边域文学 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有一个名词“西部文学”,它的崛起与新中国成立后大量文人作家西迁、中国作家在地域上的重新分配有关。 努力塑造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探求一种壮阔、雄健、瑰奇、豪放的西部文学主色调,透过西部地区的长河大漠、城堞狼烟、窑洞账...
创·文字笔会 | 乡村大席 作者自画 我来自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是一个生性活泼开朗的小女孩,老师们都说我是个大大咧咧的傻丫头。我平常最爱打羽毛球了,每当球拍在手上时,我的运动细胞就开始跳动,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打球,那些重重心事就会被抛诸脑后。我还是个贪吃鬼,每次见...
创·文字笔会 | 祖母的葵叶扇 一份来自夏日的清凉,从祖母指间流出,伴着蝉的鸣叫,编织了一把把葵叶扇和一个个夏日的梦。 去年初夏,多了份闷热和无解的烦躁。我一心只想远离城市的聒噪,回祖母家避暑。没想到这份炎热一直尾随着我们到祖母家,祖母家可没有什么制冷设备,我只好干巴巴地...
创·文字笔会 | 轻启小窗观秋色 秋阳透过银杏的枝叶,洒下金光,给树下老人们的银丝染上了点点光亮。我轻启小窗,静静观赏这抹秋天绚丽的色彩,品着它们不肯枯落的辉煌。 又是秋天。我关上窗,不去看那令人不快的万物凋零之景。与其说我不喜欢秋天,不如说是我厌恶秋的衰败死亡。 秋风呼啸...
创·文字笔会 | 翠绿丛中相拥的玫瑰 作者自画 从小受父母的教育,秉持“微笑面对一切”的生活态度。追梦路上若无光亮,那我便是唯一的灯火。我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不疑惑,不迷茫的追梦人。梦想是做一名法官,主持公正,宣扬正义。课余时喜欢读读书,写写感悟,在文章中分享自己的感受,用文...
创·文字笔会 | 大山里的百灵鸟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民歌……”重重叠叠的山林掩住了小村,一个小女孩哼着歌,一蹦一跳地向着朝阳跑向原野。这幅动人的画面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令人神往。 清音响起 年幼的我从未见过大山,对神秘又美丽的大山充满好奇。 妈妈要带我去看望大山里的亲戚。...
创·文字笔会 |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又在背诗了,这是爷爷布置的任务。从小学一年级到如今,每天一首,从不间断。从《千家诗》到《唐诗三百首》,从《古诗精选》到《徐志摩诗集》,现在已是背到《海子的诗》了。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便是其中一首。 上...
创·文字笔会 | 黛瓦罐里盛着月光 杯盏与月光轻轻碰撞,光影缓缓流溢在我的手心里,我悄悄捂住你的眼睛,你的眸中那遥远而苍老的记忆忽地闪烁光的色彩。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总有人会倾尽所有告诉你,守常,守常,那黛瓦罐里一定会盛满最纯澈质朴的月光。 在乡间的日子里总不是苦闷的,有太多...
创·文字笔会 | 绩溪之雾 作者自画 我的爱好就是写作。别人打球的时候,我在思考我的小说剧情,别人玩游戏的时候,我在给我的角色起名字,现在,我已经写了快60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了。四年级以前,我是活泼好动的,骑自行车、滑滑板都是我的拿手好戏,从四年级开始我逐渐找到了...
创·文字笔会 | 鲤鱼溪 作者自画 我相貌平平,个子不高,眼睛不大,嘴巴也小,但是,海水不可斗量,浓缩的都是精华嘛!我性格开朗,热爱运动,爱好广泛,闲暇时间喜欢阅读、看电影、锻炼身体、做家务等。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我相信,没有追求,青春将枯萎;没有脚踏...
创·文字笔会 | 青岛的雨 我爱雨,更爱青岛的雨。 我爱毛毛细雨的清爽可爱,爱瓢泼大雨的气势非凡,爱和暖春雨的润物无声,爱寂寒秋雨的萧瑟缠绵,爱雨中的屋檐、雨中的窗棂、雨中的树林、雨中的湖面。总而言之,与雨有关的,连带着雾、雷、云、电、霜、雪、霰、露,一并喜欢。 年幼...
创·文字笔会 | 夜空 夜空群星璀璨, 远眺朦胧中的星光闪烁, 静候晚霞中的夜幕。 从繁星点点中看见自己的期望 多么闪耀! 如同漆黑中的一盏明灯。 夜空月遇丛云, 沉醉晚霞中的诗情画意, 等候望舒中的灵犀。 从星空银河中领悟自己的未来 多么盼望! 如同疏星淡月中的...
创·文字笔会 | 四季·天籁 熙春——复兴之声 风过林梢,莺歌燕舞 和煦轻柔暖人心 满园春意,万象更新 遍地是生机盎然 你在湖畔倾听美景奇声 仲夏——盛放之声 葱蔚洇润,群芳竞艳 彩蝶翩跹让人喜 骄阳似火,清风徐来 到处是孩童嬉笑 你在夜晚聆听鸟唱虫鸣 入秋——采撷之声...
创·文字笔会 | 呼唤 我将阳光倒入原野 星辰大海映入月夜 风生水起 是海浪的呼唤 晓雾遮林笼罩星海 鲸起鹿鸣响彻舞台 雨落雪飘 是自然的呼唤 我把思念缀入心底 将梦想织为羽衣 云散月明 是故乡的呼唤 迷雾四溢星海迷茫 风起云涌海浪滔天 风平浪静 是远方的呼唤...
创·文字笔会 | 岸前·彼端 我曾窥探晨曦的浮梦 在温暖的春晖后 氤氲萦绕在心头 初升的红日,云雾 似若天边的惊鸿 我曾倾听露珠的吟诗 在浓绿的枝叶上 迷雾缭绕弥漫 天际的飞鸟,浮云 恰似耳边的低吟 我曾直视烈日的澎湃 在日光的照耀里 舞动停留心间 夺目的光彩,蝉鸣 好...
创·文字笔会 | 风雨中的榕树 作者自画 经济学爱好者,喜读《毛选》,好诵古文。乐观开朗,能言善辩,脑回路清奇,经常构建一整套思维体系,用于解释学习问题。尊师守纪,勤学上进,常早起摸黑冲饭堂,成为舍友的闹钟。喜好篮球,擅长勾手;会吹小号,能通音律。常观赏花草树木,与陌生小...
创·文字笔会 | 窗外 作者自画 美术是我的爱好,书法是我的特长,课余时间我通常用来读书或做手工。不能吃辣和苦,但糖和醋却是我喜欢的。 漫天红霞布满天空,天边镶着一圈圈金边,晚风游走在天边,触动压在心底的柔软。 望向北窗,中学亮起的灯挤满钢筋水泥的框架,学子们坐在...
创·文字笔会 | 爱满月圆中秋 时光如流水,转瞬即逝,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在这月色清丽、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与亲人共享亲情,共赏这美丽夜色。 归乡·启程 怀着欢快的心情,我们踏上回乡的路途。虽已入秋,太阳仍不留余力地散发着炽热的光辉。远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
创·文字笔会 | 风景这边独好 山有峰顶,水有彼岸,花有花期,风有尽头,意境各异,情趣缤纷。 山应是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类意境,充满灵活变通之意,山豪迈,也俊秀。奇险是山,逶迤是山,突兀是山。你爬上顶峰,俯瞰群山,又能否知晓“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创·文字笔会 | 寻找自然之美 美是刘禹锡诗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美是赵师秀笔下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美是杜甫眼里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寻找自然之美,领悟事物之趣,人生之理。 漫天雪飞之美 晚春时节,当韩愈悠闲地散步在百花丛中时,...
创·文字笔会 | 变身红花的一天 【题目回放】 泰戈尔变身金色花,悄悄观察自己的妈妈;孙悟空变身西瓜、虫子去对抗各种各样的妖怪;赫尔墨斯变身凡人,才清楚自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果你也能变身,你想变成什么?会拥有怎样有趣的经历呢? 请你以“变身 __________的一天”...
创·文字笔会 | 做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作者自画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上进的女孩。在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我勤学好问,刻苦钻研,遇到问题一定会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读书是我课余的一大乐事,广泛的阅读开阔了我的眼界,同时也大大提高...
创·文字笔会 | 铁路秋蝉 七下第四单元·怎样选材 【题目回放】 如果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你准备表达什么中心?选择哪些能反映街道特点的材料?仔细思考,写出你准备表达的中心,列出需要选用的材料,并注明详略安排。 提示: 1.可以为你熟悉的街道做素描,...
创·文字笔会 |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题目回放】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点·方法引航 | 永远的落红 封义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首届全国中语会学术先锋人物。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①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②。 落红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④。 【注释】 ①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
读·花香满径 | 假如我生活在这座岛上 简介 孙频,出生于1983年,山西交城人。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出版有小说集《松林夜宴图》《鲛在水中央》及《疼》《盐》《裂》三部曲等。2018年10月,孙频的《松林夜宴图》获得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提名奖”。2020年9月5日,《鲛在...
乐·编读一家 | 西南印象 在我国行政区划概念中,西南地区又被称作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自然区划概念下,一般指中国南方地区(不含青藏高原)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巴蜀盆地、云贵高原、秦巴山区等地貌单元。 在小编的心目中,有什么样的西南...
乐·编读一家 | 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 ▲阅读真的能让自己变得会写作吗? 张佳玮答: 这方面,我觉得有个说法极为可靠。 文学史上有个人,当时史书评价他的文章——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这个百代大才,推崇另一位前辈,说前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