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瓦罐里盛着月光
作者: 郭笑语
杯盏与月光轻轻碰撞,光影缓缓流溢在我的手心里,我悄悄捂住你的眼睛,你的眸中那遥远而苍老的记忆忽地闪烁光的色彩。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总有人会倾尽所有告诉你,守常,守常,那黛瓦罐里一定会盛满最纯澈质朴的月光。
在乡间的日子里总不是苦闷的,有太多古董玩意儿就这样安静地陈列在那里,等待着后人的深究。只是它们并不惹眼,只有当大人闲下来念叨时才会被注意。最后虽是东听一耳西听一耳才知道来由,却也不免让人深思。
老家就有一个黛瓦罐,灰黑灰黑的,边角上还磕了一个小口。这瓦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在夜晚月明时,罐内部忽闪忽闪,铺着薄薄的月霜,就好似盛着月光。刚开始并没有怎么在意,只是觉得它的外观好看,后来还是在父亲这个乡村“渔夫”捞鱼时我才知道来历。
黛瓦罐是爷爷淘到的,被爷爷看上是因为这个罐子的“肚腩”大。爷爷一家过的是最朴实的乡村生活,每天行走在田地与家之间。那时候的孩子要学着插秧,学着自给自足,于是爷爷总会放上这么一大罐水,让孩子们干完农活儿后喝。那些年,它见过孩子们追着雏鸡玩耍,躲进草丛里偷西瓜,与孩子们一起,见证了农村人最质朴的生活。
父亲给我讲了好久好久,直到余晖散去,月光升起。父亲将渔网收起,轻轻拍了拍身旁瓦罐上的尘灰。父亲不是真正的渔夫,但他却在用着自己的方式坚守民风。
忽然间,我好像置身于车水马龙的城市,大楼在我的眼前换了又换,喧嚣声将整个世界吵成一片。如今,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生活向上向善,但我们最初的信念是什么?是不慕名利,是淡泊明志。每一代人都在完成他们的使命,每一代人都要开辟道路走下去,但是“衣冠简朴古风存”的信念仍根深蒂固,我们要守常,守最淳朴之常。
在新旧时代的更迭里,我们都是承受者与创造者,一代人将另一代人的旧符换了新桃,一些人将另一些人的初心遗弃,但总有这么一些人在守常。当这黛瓦罐再次洒满月光时,它们终会告诉你,最质朴的民风依然在这盛世热土上熠熠生辉。
(指导老师:彭 霞)
创作感言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守常”一词显得新颖且别具一格,这时,我们就会深思,为什么要守常?守什么常?怎么守常?恰好这时,在父亲的分享下,我了解并见到爷爷的黛瓦罐,由此联想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我们要守得住常。守常或许就是淳朴、廉洁、清贫的坚守,而在父亲的故事里,我又顿悟,在赤诚的精神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常,它既是爷爷的农田生活,秉承勤俭过一生;也是父亲的渔民生活,在一方水田里坚守本心。于是我以黛瓦罐为线索,连接几代人的故事。而最后要升华的是“传承”,到我们这一辈之时,也必将守常,永久传承质朴的民风。
守护瓦罐曾经盛满的月光
瓦罐,一个旧时代的符号,代表过去社会缓慢的生活节奏和朴素的生活理念。时代日新月异,但总有些东西是需要我们守护的。
“黛瓦罐里盛着月光”,题目很好,有意境。过去,瓦罐是乡村里很常见的器物,朴实得很不显眼,却有很多生活功能,已经融入乡人们的生活记忆。如今,即便已经转变为城市的生活方式,仍有父辈和祖辈的人在坚守着过去的民风。我们敬佩这样的人,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时代更迭,新桃换旧符,黛瓦罐曾经盛满的月光不曾改变。(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