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作者: 田睿瑾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又在背诗了,这是爷爷布置的任务。从小学一年级到如今,每天一首,从不间断。从《千家诗》到《唐诗三百首》,从《古诗精选》到《徐志摩诗集》,现在已是背到《海子的诗》了。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便是其中一首。

上初中以后,我的压力是越来越大了。面对“背诗”的任务,我能拖一天是一天,反正有“十点前必须睡觉”的家规,到了十点,我就开心地合上《海子的诗》,上床去睡了。

如此拖拖拉拉,海子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硬是背了半个月,也没背下来。要知道,那是爷爷年轻时最喜欢的一首诗。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高考,爷爷去考,却没考上,然而家里无力支撑他复读,二十岁的爷爷终究是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后来,他无意间读到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中感触良多。据爷爷回忆,读到这首诗的那一刻,他的整个世界似乎真的春暖花开了。爷爷一直生活不易,是海子的这首诗给了他力量。“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它让爷爷有了希望,让他的心灵在无数个燥热的夏季,在无数个凄冷的秋日,在无数个凛冽的冬天,能一直像在春暖花开的春天里一样,让他的世界“春暖花开”。对我而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首诗。规规矩矩的方块字印在纸上,我感受不到文字背后诗人的情感,触摸不到诗人的心跳,有的只是我极不情愿的背书的声音。

爷爷为此伤透了脑筋,却又无能为力。他终究无法“命令”我做任何事,他狠不下心。

又是一个平凡的傍晚,我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家,却没有看见爷爷。一问竟得知,爷爷病了,住进了医院。

我的心脏急促地跳动起来,爷爷一定是被我气生病的!万一爷爷有个三长两短的,我不敢再往下想……

三天后,爷爷出院了,但他却变了很多。有时候他一个人坐在窗前,盯着窗外发呆,那个每天催我背书、练字的爷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倔老头儿。有的时候,他甚至听不见我们对他的呼唤。

我难过极了,妈妈告诉我,爷爷查出了阿尔兹海默症,需要我们关心、陪伴他,帮他找回丢失的记忆。

一个周日的早上,我拿出《海子的诗》,翻到那首仍不会背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仍是一个个熟悉的汉字,排着队,组成一句句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我静静地朗读着,语速逐渐变慢,我仿佛看到高考落榜的二十岁的爷爷,失落地捧起这本诗集……

那是我第一次对一首诗有这样的情感,这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体悟。不知何时,我已流畅地背诵出了全诗,我找到爷爷,静静地背给他听。“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爷爷竟然接下来一句。我愕然,爷爷眼角竟有泪水涌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爷爷缓缓地诵读着,好像回忆起了什么,不时嘴角上扬抑或微微低头……我看着爷爷,爷爷却不看我,他一定在寻找丢失的记忆吧!

我惊叹于这诗的魔力,望向爷爷时却看不真切——怪眼泪不听我的话。我感到爷爷、故乡,都在无情地沦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我使劲奔跑也追不上它消逝的速度。前方是渺茫的白,回望是爷爷最灿烂的微笑。

我又读起了诗,还是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又想起了爷爷。也许正是因为年华易老、美好易逝,才要在“明天”,做一个“幸福的人”吧。

或许爷爷永远也找不回他丢失的记忆了,但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定会成为我们祖孙之间情感维系的纽带。想到这儿,我看了看窗外,阳光正好,虽然已是初冬,但已有种“春暖花开”的意蕴。

爷爷仍在背诗,我坐在他旁边,陪着他,也在背诗。我回想起这些年来背过的那么多诗,突然觉得,也正是诗,联系着我和爷爷。陪伴爷爷的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指导老师:向 涵)

清扬微点评

这是一种独特的感受诗的方式,也是诗歌的独特魅力。作者用海子的诗勾起爷爷的青年岁月,让人在读完文章后能感受到“生活只管向前,不曾回头”的人生道理;也让人思索:有没有一种时刻,会让你觉得世界春暖花开,充满了诗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