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榕树
作者: 黄勋
作者自画
经济学爱好者,喜读《毛选》,好诵古文。乐观开朗,能言善辩,脑回路清奇,经常构建一整套思维体系,用于解释学习问题。尊师守纪,勤学上进,常早起摸黑冲饭堂,成为舍友的闹钟。喜好篮球,擅长勾手;会吹小号,能通音律。常观赏花草树木,与陌生小猫嬉戏,享受生活中片刻的简单快乐。
这里是摆满了各种奇花异草的花草市场。一阵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我听见了榕树盆景那高昂的成交价格。它们高傲地以矫揉造作之态盘踞于琉璃彩盆之中,饱食肥料,为工匠们所栽培、修剪、藻饰,为温暖的大棚所庇护,被名商巨贾争相抢购。它们的根系是如此顺从,逢迎着人们猎奇的心理,拧成结,攒成束,支撑起其上错落有致的圆弧状叶丛。虽是人工造就,却不能不被人认作是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结晶,而被陈设在最华丽的屋舍中、最显眼的门庭处。这样的榕树,便是这物种终极的生命形态么?带着疑惑,我转身离开这个热闹的地方。
走出不多远,突然黑云压城,疾风扫街,行人惊惧,车流渐稀,天地阴晦,不见日光。我慌忙找了处屋檐,以图躲避将至的暴雨。耳边听到了树叶的沙沙声,四望,不见行道树,只有屋旁一株榕树赫然立于砖墙之上。我大为诧异,上下打量这奇特的生命。虬根破砖石,直插进水泥深处;细须垂而下,落脚于污水沟中。其树干矫健雄壮,自混凝土森林之缝隙中挤出,争得一处向阳宝地;其树冠墨绿深邃,簇簇相护,若团结一心之状,又似攀登往上,自阴湿墙角直冲云天,比肩电线之塔。好一株榕树!好一株真正的榕树!
忽而天地煞白,四野震动,一字霹雳长蛇横空。榕树的枝叶一惊,微微晃动。黑云翻涌,直压街区,杀气腾腾。恍惚间瓢泼大雨而至,水幕笼罩四方,雨珠砸落在榕树叶上、枝干上,水花四溅。风愈加狂妄,一排排雨幕扫荡空无一人的街道,卷着一切轻浮的物体向前猛进。我躲进店中,向主人借座,拧干裤脚的水,又担忧起风雨中的榕树来。我担心它如山体滑坡时无助的草木般,连着它驻扎的矮墙一起崩落。
顶着风,我探出头去,一团舞动的墨绿身影在白茫茫的雨幕中闪现。抬眼望去,榕树丑陋而无序的根,死死环抱砖墙;根须们众志成城地拧成股,聚成束,声援根的刚强与抗争。树干在风中摇晃、甩动,癫狂地舞动,但就是不肯屈服于这肆虐的疾风暴雨。不断有小小的黑点在风中消逝,那是牺牲的叶片,但树冠始终屹立不倒。它就那么立着,仿佛在昭示着生命的刚强。忽然间,它的四周竟涌现出众多的身影:顶着漠北寒风的牧羊者苏武持节伫立,顶着戈壁风沙的求法者玄奘执法杖而不倒,冒着凛冽山风的游击队战士钢枪在手……他们与这榕树俱为一体,与我中华民族俱为一体!中华民族的刚强品格,与天长存,任何疾风劲雨都难以击垮!
雨初霁,一抹阳光投在虽折了枝但仍坚挺的伟岸榕树上。有些时日后,我再次走过它身旁,在它下方的墙角处又发现了新生的茁壮生长的榕树树苗。生命因苦伟大,民族因难刚强,非温室能造就也。
(指导老师:章俊立)
创作感言
我以为,写作的基本逻辑是“格物致知”,通过对人与事物的细致观察、诗意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哲理的启发,传递美好情感与精神力量。于是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留心身边的人与事,坚信“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文中的榕树生长于我家附近的一处巷口。灰色老楼的缝隙中,探出一丛生机勃勃的绿,着实令我惊奇。每次路过,我都会仔细观察它的根须与枝丫,感受那缝隙中的磅礴生命力。一次暴风雨后,它仍然顽强地立在砖墙之上,墙下铺满了残枝碎叶,它仿佛一个从血泊中顽强站起的革命志士。由是感怀,遂作此文。后来每遭不顺,风雨中的榕树就会在我眼前热烈地舞动,它仿佛在呐喊,激励我挺过风雨,冲出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