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静静的树

作者: 江予诺

一排静静的树 0

七年级下册五单元

写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

那里有一排不起眼的树,静静地立在那里。

当我还唱儿歌的时候,我快乐地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小镇不大,过一座大桥,便是繁市大街,桥头边上有个小公园,那里有滑梯、秋千,还有一排不起眼的香樟树。年少的我对着一棵有着鸟巢的大树喊:“以后你,我罩了!”也许是树听懂了吧?落下了一片叶子到地上,虽然那是在秋天很平常的事,但是童年的我看到惊喜又兴奋,围着树转啊转,直到家长把我拖回家。

放学的时候,我们像胜利归来,唱着《上学歌》,浩浩荡荡地走出学校,一出来就冲向公园边上的公交车候车亭抢座位。座位经得起风吹雨打,却经不起我们的折磨。有时队伍里一人悄悄拉着小伙伴一起冲向那一排香樟树,那一定是我。树边有个小竹匾,至于来源嘛,是我从河边捡来的。我们几个小伙伴趴在草地上,把书包随地一扔,把作业铺在竹匾上,阳光明媚,我们在春风中洋溢着无尽的快乐。而身后的那一排香樟树,在悄悄地长大,把我们裸露在阳光中的肌肤保护得严严实实的。

当《上学歌》与《少先队员进行曲》相比逊色一番的时候,我们的小学生活也过了一半了。那一排香樟树由于缺少园丁的照料,树皮粗糙,树冠不规整,甚至还有点丑。黝黑的树皮反射着自然光,显得有点神秘色彩。我常常一放学就在公园溜达,偶然发现那一排树,被园丁围了一圈软石,那些软石在阳光下发光,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我在有鸟巢的树下蹦跶,从那棵有鸟巢的树下蹦到另一棵树的软石坑里,然后再从软石坑里蹦跶回来,抱着树转啊转,抱着树跳啊跳,总之,一个人也能玩出无数名堂。那一排站立着的香樟树,为我提供了游乐的场所。

当清风拂过水面,当雨点重击水泥地,当树叶归入大山,当雪花在枝头做戏,又是几年过去。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它是一册笔录,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学业日渐加重,以往口中常唱着的儿歌,慢慢地变成古诗,变成那些让人难以读懂、甚至有些乏味的长篇文章。每次放学在公交车候车亭等奶奶来接我的时候,能看到那些香樟树下与我童年时一样玩法的孩子们,他们和我一样,和大部队不同。他们不喜欢在候车亭下,乖乖地等家长来接,而是喜欢围在树边转来转去,抱着大树,就像抱着自己的伙伴一样。看着那些孩子在草地上直打滚,有蚂蚱被惊到,直直跃起。我站在树底下朝着树梢看,去看那浓密的树叶间的点点光辉,透过树叶看太阳。那时的我已经不像以往一样活跃了,而那一排不起眼的树,仍然直直地站在那里,阳光刺眼,树下的孩子们却获得了一个清凉的夏天。

我迎来了我的初中生活,却更令人感到疲惫。我离开了原来住的地方,来到了一个新城市。一周只能回一次,去看看奶奶吃顿午饭,就走了。有时父母不在家,是我最自由的时候,晚上我会去走走夜路,和同学通通话,聊聊天。遇到考试不顺利的时候,心情像被一块石头按在地上摩擦,满是不敢透露的压抑。一次偶然,我路过那里,路边那不起眼的树,此时成了最好的安慰,触摸着树,发现那树是温暖的,它散发着白天所吸收的热量,给予夜间的大地一丝温暖。我原本焦虑的心情似乎被释放了,春风的温暖,夏日的热烈,秋风的凉爽,冬雪的浪漫,一点一点地渗透整个身体。

是路边的那排树,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它们给路人慰藉,给孩子们快乐,给大地点缀。它们听着我们的烦恼,感受我们的悲伤,释放它的温暖,反射爱的光芒。

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并不只是一排不起眼的树。

(指导老师:曾江保)

老师点评

作者通过四季的变化和生活的转变,以“树”为核心象征,贯穿作者的成长历程,展现了树木给予的安慰和力量。文章中对“树”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感情,如“黝黑的树皮反射着自然光”等,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厚感情。特别是对童年记忆的描绘,如“抱着大树,就像抱着自己的伙伴一样”,生动表达了童年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上一篇: 麦子与麦浪
下一篇: 老街·思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