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西游
作者: 新作文
内容概要
《太白金星有点烦》借古讽今,描摹了一番神仙职场世界,作者马伯庸以《西游记》的背景为底,扎扎实实地写出了一篇“职场现形记”,从职场博弈的角度来解读玄奘取经这件事,在各方角力的过程中,隐喻了现代社会中的诸多为人之道。
书中的主角太白金星李长庚最近有点烦,天庭和西天联合推出了“西天取经”的重大项目,他受命策划九九八十一难,确保唐僧能安全走完流程,平稳取经成佛。老神仙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中,谁知天大的麻烦才刚刚开始:费用报销、工作汇报、人事安排、各路大仙塞来的条子、各地妖怪暗藏的心思,捋不出的千头万缕,做不完的琐碎繁杂……当大闹天宫的真相重新浮出水面,牵扯出无数因果,李长庚发觉自己成就金仙的道路越加渺茫……
作者简介
马伯庸,素有“文学鬼才”之称,涉猎奇幻、历史、悬疑、推理等领域。代表作有历史纪实《显微镜下的大明》,长篇小说《风起陇西》《长安十二时辰》《大医》等。
专家评论
《西游记》的“灵魂续作”
吴心怡·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文系馆员
对于《西游记》比较熟悉的读者不难发现,《太白金星有点烦》的出发点,其实是百回本《西游记》中一个今天看来颇有些生硬的设定:取经小队一路上的种种磨难,都并非自然而然,而是出自满天神佛的刻意安排。《西游记》中许多情节都带有磨难天定的宿命论调。例如最后取经一行到达西天时,西天佛祖菩萨对唐僧所遭遇八十难都记录在册,以备检查,仿佛早就将这些苦难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一方面自然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西游的故事是一代代讲述者历经千年的漫长岁月才沉积出来的,早期的西游故事就是一个宣教为主的故事,百回本《西游记》虽然是最终的文本,但也不是完美的文本,难免带有一点拼凑敷衍的瑕疵。很早就有评点家指出,唐僧的这八十一项磨难有的是一难分成几难,有的是几难合成一难,有些甚至很难称得上磨难,多有凑足八十一这个特殊数字之嫌。
《太白金星有点烦》的创意之处,就在于它将《西游记》里生硬的设定全给“坐实”了:既然百回本《西游记》中说这些磨难是神佛有意安排的戏码,那么作者就给这些生硬的刻意安排找出合适的解释。在马伯庸的设定中,灵山与天庭确实是在“安排”玄奘去西天取经,而太白金星就是具体工作的负责人之一。小说中,太白金星所在的天庭,显然是借用了层级分明的大型现代化组织的管理方式来设计的。这又是当代读者再熟悉不过的。故事的主要看点,就是从太白金星的角度,去展露“西天取经”这张花毯满是线头与疙瘩的背面:揣摩、沟通、分配,都是学问。请示、留痕、汇报,概不可少。途中产生的花费,也要按照流程,在截止时间前报销。工作的展开绝非一帆风顺,灵山与天庭作为合作双方,暗地里各有私心,台面上却是波澜不惊。而参与取经大戏的临时演员——那些地仙和小妖,也都想借着这次机会,谋一点私利。太白金星的工作越来越难做。随着故事的展开,更牵扯出天庭一些不为人知的陈年机密,太白金星也因此不得不面对个人仙途的重大抉择。
精彩分享
新作文杂志社第五期读书会,诸位同仁纷纷畅所欲言,分享了阅读《太白金星有点烦》后的独特感悟,大家或躬身自省、反求诸己;或视角犀利、引人共鸣;或高屋建瓴、构造理论;更有批判者开门见山、一鸣惊人……
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贾 雅
这部小说最终告诉我们,世人都厌恶市侩圆滑,但讽刺的是我们终究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可是这个社会也总会有一些超凡脱俗的人,如:桀骜不驯、坚守本心的孙悟空;留了一丝浊念、到大唐化为李白的李长庚;放弃轻松成佛的机会,留在人间传道解惑的唐僧。恪守心中的原则纵然会与大多数人背道而驰,但人们最多的只会是不解,谁又敢对此不耻呢?
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机会
圆 木
李长庚每天处理繁杂的事务,面对劳累、内心的困顿,他的办法是打坐、复盘,念几个小周天。每每想不通时,他就郁结、滞涩,觉得头上有片乌云;凡是悟透之时,他周身就清爽,如洋洋长风,一吹万里。李长庚这是在修道,他想飞升金仙。其实我们每个人,面对烦忧和世俗的种种,也该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机会,仔细地反思一下。一件事,你若想通了,对你或许是有裨益的;你若耿耿于怀,抓住不放,它就有可能成为你的心魔。我们有责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纯粹,让自己的品性变得更高洁。
再创作永不会停止
咪 蕊
《太白金星有点烦》让我认识到再创作永不会停止。玄奘口述、辩机编撰的《大唐西域记》是写实性作品。后来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想象志怪的成分逐渐增多,直到师徒组合、神仙妖怪等都变成我们熟悉的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模样。再创作的脚步不会停下,电影《大话西游》《大圣归来》等又演绎出了新的模样。《太白金星有点烦》又是西游记的一种演绎,它与之前的故事一脉相承,但也有自己独特的精彩。
修仙即修自己
闫婷婷
我最佩服的人物是太白金星,因为他接到这样一个严峻的任务,在其过程中,真的很难抉择,涉及多方利益。面对有背景的“大神”,得安排妥当,他方方面面都需要顺理成章,不仅要安排好每个人,自己也得在其中修炼,完成自身的目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升级,修成金仙。
其实在最后我想说的是:修仙即修自己,在过程中成长、领悟,终成正果。
我永远支持理想主义者
清 扬
现实中有太多现实主义者,管你哪路神仙,哪个班子,路过我的地盘,找上我来,就要给我点好处。如果对我的晋升或者利益有不利的地方,都要找背后的靠山来规避和处理。
现实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都是一眼看透了事物本质,但现实主义者懂得圆融地调动资源,表演一套,来达成自己的利益,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损害他人的一些利益。而理想主义者则是自身硬刚,凭本事艰难完成,还要再加上一点运气。世界上有太多的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便更显难能可贵了。
正如在故事的结尾,六耳猕猴成了孙悟空的心魔,悟空更显真诚;唐僧主动留在人间讲法,对应真实的玄奘法师;写诗烂的李长庚却成了理想主义诗人——谪仙人李白。
对理想主义者,我永远持赞许态度。
不懂的人最幸福
明 灯
我不希望大家都读懂这本书,甚至当作什么人生秘籍反复揣摩,妄图在其中找到一些借鉴,并奉为圭臬,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希望大家读完之后,淡然一笑,甚至有一种隔岸观火的轻松心态;或者是一种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感触。读此书时你越是读得酣畅淋漓、处处感到共鸣、随时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说明你已经深陷这种旋涡无法自拔,说明你身处的环境并不友好。
希望大家都能拥抱自己的不成熟,鲁迅说过:“向来如此,便对么?”希望大家都是世外桃源中人,因为不懂的人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