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作者: 刘红江

蝶恋花 0

作者自画

我有一个充满正能量和寄寓美好愿景的名字。

“红”象征着成功、激情、吉祥,而“江”字则指代江河、大河,象征着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和生生不息。虽然我是女生,但我的爱好却很像男生,比起那些可爱、美丽的东西,我更喜欢那种酷酷的感觉。我喜欢画画,喜欢用各种材料创造不同的图案,独成一派。这是我的优点:大胆创新、敢于挑战。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这句话讲的是每到春天时,宋朝洛阳百姓总要举行盛大的花会和插花比赛。不管是男女老少,不管是俗人贵族,都以插花为乐。

恐怕再没有哪个时代的人比宋人更喜爱鲜花了。宋朝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插花作品形式多种多样,品位高雅。“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这一时期的商人也喜欢用插花来装饰酒店、茶坊,营造出独特的优雅格调,即使简陋的路边小店也以插花为装饰。

插花是从夏商西周时期起始的。中国的插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插花的过程总是令人感到轻松愉悦。

母亲在插花这方面有自己的探索和感受。儿时,有一次看母亲插花,她先在一个瓷盘中放了一个有着许多的金属小针的小托,那小托就像是一把刷子,上面的小针密密麻麻的。我问母亲这是什么,母亲说这是“剑山”,可以把花的花茎插上去,起到固定的作用。这名字还真是生动。那一根根的小针真像一座座的山,山峰尖尖的,就像是用剑制成的山。说着,母亲便拿起选好的百合。百合的花瓣是白色的,花茎和花心是翠绿色,整体显得十分优雅端庄。接着,母亲把多余的花茎和花叶剪下来,便开始插花了。

只见母亲把花茎插在那一根根小针上,调整一下角度,那朵在视野正中间的花,就是主花。然后,她又开始修剪另外的两枝淡粉色康乃馨,也将它们插在了“剑山”上。这两枝康乃馨在百合的后面,这就是配花,是用来衬托主花的。这样,一件艺术品就完成了。通过用不同的花叠加和前后顺序的排列,最终形成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那不是普通艺术品,而是精神与文化的交融。

我也曾尝试过插花,那种感觉令人放松、愉悦,仿佛与眼前的花融为一体。在安静的环境中,做这样一件令人感到舒适的事,让人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

插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感觉。插花带来的意趣不止体现在插花的过程中,也会在最终的成品上表达出来。这种感觉与插花时的感受有一些不同,当你完成了插花作品,这种感觉就仿佛你从一个仙境中走了出来,但身上却还残留着一缕神秘的幽香。这缕幽香不仅是一种味道,也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整个人都很清爽的状态。

这种感受也可以从赏花人的角度体现出来,但这又是一种别样的感受。就比如有一件只有百合花和小雏菊的作品,洁白的百合在最后面,白色花瓣黄色花心的小雏菊则在最里面,整体形成一个弧形,从左到右依次变高。这样的一簇花,看似简单,哪怕是一个没有插过花的人,在闻到淡雅的花香,看到简洁的形态,也可以读作者在创作时那宁静的内心。

插花是一种艺术,不只是一种感官上的艺术,更是一种精神艺术。插花,可以帮助我们美化环境,可以帮助我们稳定心神,这何尝不是一种我们追寻美感的绝佳方式呢?

(指导老师:薄秀林)

写作背后的故事

插花让我回忆起儿时记忆,那一幕幕场景就如同一幅幅画卷展现在眼前。每当看到这些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花朵被精心地修剪、搭配在一起,形成美妙绝伦的插花作品时,我都会被深深吸引,完全沉浸在插花艺术独特的魅力之中。那种对美的强烈感受和不懈追求,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忘却。这让我认识到:插花不仅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一种艺术追求。于是,我凝心静气付诸笔下而成此作。

上一篇: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下一篇: 情满这一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