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

作者: 新作文

有哪些被误读的典故?

寒云答:

1.存天理,灭人欲

这句话出自朱熹,是被我们熟知的程朱理学摧残人性的代表。但这句话其实并不完整。完整的话是:“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原句其实讲的并不是要扼杀人性或消灭所有的个人欲望,‌而是倡导一种有节制、‌符合社会道德和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话出自《庄子》,看起来似乎在表达学无止境的意思,但原句其实还有后半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人的生命有限,但知识这个东西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并不明智。

3.以德报怨

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品德的高尚,但这其实也是断章取义,原话出自《论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4.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这句话出自《名贤集》,原句其实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它的意思是气量狭小的人,是称不上君子的;没有容人之心的人,是称不上大丈夫的。两句话中的度和量字,合起来就是“度量”一词。长久以来,我们说无毒不丈夫,这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误读。能让我们成为大丈夫的,是仁爱君子的度量,而绝不是奸诈之徒的狠毒。

5.无奸不商

原句其实是“无尖不商”。古时候开粮行的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做商人要奸猾才能得利。

(本栏目长期接受读者来信,邮箱:247117140@qq.com)

上一篇: 长征的闪耀时刻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