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闲游记
作者: 申昕阳雪后初晴,走出家门,穿行于胡同,感受凛冬中的北京之美。路面,墙头,都盖着一层薄雪,显出几分静谧。路两侧小小的院门,红漆有些暗沉,贴着的威武的门神,怒目阔鼻,依然有“邪祟勿进”的威严。门墩上趴着的石狮已风化到只能依稀辨别口鼻,它们的头上顶着一撮白雪,多了一些温柔,但仍尽职地守护着这里的富贵与平安。寂静中传来一阵嬉闹,几个孩子打着雪仗,从我身边跑过。他们手中的雪球砸在路边粗壮的大槐树上。也不知那槐树印刻了多少这样的童年记忆,笑声在胡同里回荡,像是穿过了年轮的时空。
顺着胡同窄路上依稀的雪印,走到护城河边,阳光将冰面覆着的白雪照得更加夺目,与红墙相映成趣。几只麻雀蹲在角楼上,充当屋檐上的神兽。路上行人渐渐多起来,有拎着鸟笼出来遛弯的大爷,有架起相机摄影的年轻人,也有让爸爸“嘿儿喽着”(北京话,指小孩儿骑在大人脖子上)举着糖葫芦的小娃娃……抬头远望,越过胡同的青瓦,是高耸入云的“中国尊”,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这一刻,古典和现代在同一片蓝天下静静地晒着太阳,独有一份别样的和谐。
边走边看,不觉已近黄昏,不远处护国寺小吃店的灯光明亮温暖。我高兴地走进去,在前台点了一碗面茶。正值饭点,店里座无虚席。正当我茫然四顾找座位时,一对老夫妇向我招呼:“丫头,坐这儿吧。”边说边将包拿起放在自己腿上。我过去坐下,连声道谢。巧得很,对面的二老也点了面茶,金黄的玉米糊上铺着醇香的麻酱。我们端起面茶,沿着碗边吸溜,似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麻酱的香充斥口腔,温热的玉米糊温暖着肠胃,店里弥漫着热气腾腾的红火,驱散了多少人行路的风寒。那对老夫妇吃完饭向我道别离开,温暖的笑影定格在脑海。我品着面茶,越发觉得老北京人的品质如这碗面茶一样,朴实而温暖。
带着温暖走出小吃店,我顺着什刹海漫步回家,栏杆上停着残雪,行人们欢声笑语,路旁铜锅涮肉的热气挑逗着来往过客。这悠闲的城市漫步带给我特别的美的体验。
(指导老师:戚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