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轮明月

作者: 景晨洋

那一轮明月0

明月如霜,静静地铺在这九州大地上。我抬头凝望天上那半隐于云中的月色,那柔和的月光仿佛直照进我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望着这醉人的景象,我不禁轻轻呢喃着。

是啊,这天上的明月,亘古不变地悬挂在那儿,照过了多少代人,又照出了多少璀璨呢?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窗外月胧明……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世人皆知那慷慨激昂的《满江红》,但又有几人知晓这首《小重山》呢?此刻的大将军岳飞再无当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冲天豪情。那个立志精忠报国的少年最终却只等来了莫须有的罪名。只怪那晚的月光太锐利,刺破了英雄的心;只怪那晚的月光太柔弱,照不破那十二道索命的金牌……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对于苏轼而言,那天上的圆月却成了生死的界限,海誓山盟也成空,只剩如今泪蒙眬。在那一晚的月光里,无人知道他是怎样的痛彻心扉,是怎样的相思难解……

但月真正的知己还是李白,李白与月的浪漫,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潇洒,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更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是月陪伴着这位诗仙的一生,从小时候的指月为盘,到离家时的《峨眉山月歌》,再到后来的把酒问月……李白的月里有思念,有忧愁,也有迷茫,但更多的是飘逸与璀璨。正是这位被谪入凡间的仙人写出了月的另一种浪漫,写出了另一种璀璨。

但我想,月只是月就够了。它挂在天上,悬在云端,也藏在我的心头。单单这样,便足够了。它不需要代表什么,象征什么,抑或是寄托什么。月只要是月,便能跨越时间长河,带给我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带给我中国人的底气和脊梁。

那柔和的月光,总会洒在我的心田,开出别样的花。

(指导老师:张佳佳)

上一篇: 石壕吏
下一篇: 我和我的远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