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

作者: 古禾

探究任务

读文学经典惟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要读经典,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经典”。

人在受教育时期,例如中学时期,读什么书,不是小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其结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喝“酸酒”、吃“烂肉”长大,是可能成为畸人的。鲁迅因此大声呼吁,要给青年的阅读以正确的指引。提倡“读名作,读经典”即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巴老所期待的“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选自钱理群《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有删改)

思想探究

选文围绕文学经典阅读展开深刻论述。开篇点明阅读经典能陶冶性情、开拓精神空间,强调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接着阐述经典凝聚了民族与时代精华,是受教育的基本途径;最后引用鲁迅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读经典的必要性。选文体现了钱理群教授对青少年阅读现状的关注和担忧,对于纠正当下人们浮躁的阅读心态、引导人们回归经典阅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 红楼梦醒(节选)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