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一版2025年第3期

作文周刊·高一版

作文周刊·高一版2025年第3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封面文章 | 学写辩论稿

辩论稿是一种用来阐述自己观点、批驳对方观点的议论性文体。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辩论中通过合理的理由和充分的论证来支持己方观点,并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以达成共识。写作辩论稿时,要注意: 1.确定自己的立场,清晰地构建观点,然后根据论述重点,从不...

知识延伸 | 理性评价史传文中体现的思想观念

入乎其内史传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文章借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史传文中体现的思想观念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我们既要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又要注意一分为二地看待,进行辩证的分析、评价。 1.结...

写作训练 | 阅读寓言,感悟人生

文题亮相 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认为该寓言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样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思路导引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过:“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

写作训练 | 顺应自然与保全天性

在浩渺的古代文化经典中,《庖丁解牛》的故事以其深邃的寓意和独特的智慧熠熠生辉,至今仍然给我们以无尽的启示。这则寓言故事不仅体现了庄子“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思想,更在深层次上揭示了人要“保全天性”的哲理。在我看来,顺应自然与保全天性二者相...

写作训练 | 遵循规律,成就精彩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他的刀十九年而“若新发于硎”,正是因为他正确认识规律,“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可见,遵循规律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庖丁脱颖而出,靠的是他对自然规律...

写作指津 | 有效反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中生小明热爱读书。周末休息时,小明与同学去图书馆阅读,同学拍了张他托着眼镜看书的照片。小明觉得意境不错,顺手就上传到社交网络。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网友甲:晒读书有什么意思,晒美食不是更实在、更有意思! 网友乙...

写作指津 | 读书,一种精神放松的方式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可见,读书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放松和享受。但是,有些人却认为去图书馆读书不如看电影,我认为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 不可否认,看电影的确是一种不错的休闲方式,可以让我...

写作指津 | 读书,一种精神放松的方式1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他认为读书就是一种享受。但是,有些人却认为去图书馆读书不如看电影,我认为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相较于看电影,读书是一种更高级的精神休闲方式。 不可否认,看电影的...

读写快车 | 半截钱里的父爱(节选)

大学学费每年要6000元。 “我连假钱都没有一张。”爹说。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饭,眼睛睁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傻愣愣地坐着。 “魂掉了。”娘伤心地说。 “在这边住茅草屋,去那边也住茅草屋算了!”突然,爹说,像是自言自语,又...

读写快车 | 良师如光

王老师,我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她整齐厚重的刘海紧贴额头,扎着低丸子头,成熟而优雅;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中透露出沉稳和干练,一米六的身高仿佛有着一米八的气场;声音浑厚高昂,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物理一直是困扰我的学科,初中时一上物理课,...

佳作秀场 | 心怀至简,幸福自来

有的人卧高床,啖珍馐,白玉为堂金作马,却终日惶惶,怅然若失;有的人枕曲肱,饭疏食,敝瓮为牖绳为枢,却终日乾乾,不改其乐。有的人一辈子追求幸福,却不知幸福早已在微小处酝酿;有的人一辈子秉持简单,深知平淡的生活处处浸润着幸福……其实,心怀至简,...

佳作秀场 | 一枝槐花映白头

记忆是无声的槐花,永远不会败落。 ——题记 我的记忆深处生长着一棵永生的槐树,树上的槐花不似攀墙的蔷薇那般似锦雍华,不似荆棘中的玫瑰那般傲气高贵,不似傲雪的寒梅那般“香自苦寒来”,也不似娇俏的桃花那般“灼灼其华”,它虽素雅却能永驻我心。 幼...

佳作秀场 | 溯激流则勇,承时势则智

梁启超曾说:“时势造英雄。”强调了顺应潮流的重要性。置身于奔腾不息的时代大潮中,我们当奋楫笃行,以逆流而上之勇气做顶天立地之砥柱,也当顺风扬帆,以顺势而为之智慧做建功新时代的弄潮儿。如果说逆流而上是种子冲破泥土之蓬勃生气,那么顺势而为则是承...

素材天下 | 王浩泽:从造火箭到坐火箭的飞跃

从火箭发动机设计员到航天员,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浩泽创造了新纪录。王浩泽2018年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保研后继续攻读工程物理专业。读研期间她研究等离子爆震,由于实在太难,便问导师:“以后不一定搞科研,为什...

素材天下 | 郑钦文:从“火箭少女” 到“Queen文”的蜕变

2024年8月3日,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赛中,以2:0的战绩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得金牌,震惊世界。紧接着她势如破竹,不仅在WTA500东京站决赛夺得冠军,又在WTA年终总决赛半决赛中战胜今年温网冠军克雷吉茨科娃,晋级决赛...

素材天下 | 李振声:从“牧草培植” 到“小麦育种”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李振声少年时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因此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他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李振声1951年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

素材天下 | 许振超:从普通工人 到桥吊专家的跨越

202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许振超被颁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 20世纪80年代,许振超还是一名桥吊司机。那时候,价值数千万元的进口设备出故障停机了,大家都习惯了等高薪聘请的外...

阅读时光 | 庄子:一棵孤独地在深夜 看守心灵月亮的树(节选)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秋水》) 先秦诸子中,孔子、孟子、荀子、韩非,都想从政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呢?但他们似乎都没有庄子这样的好机会。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

阅读时光 | 红楼梦醒(节选)

《红楼梦》是我们中国文学最伟大的一本小说。它的伟大在哪里?可以从几方面看。 第一,它小说的技巧实在了不得,在那个时候是空前的。光是人物的刻画就丰富、精准得不得了。这么多人物,没有一个相同,即使人物是很近的镜像,像晴雯跟黛玉,晴雯就是晴雯,黛...

阅读时光 | 文化经典

探究任务 读文学经典惟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你会发现,你变...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