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辩论稿
作者: 黄德灿辩论稿是一种用来阐述自己观点、批驳对方观点的议论性文体。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辩论中通过合理的理由和充分的论证来支持己方观点,并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以达成共识。写作辩论稿时,要注意:
1.确定自己的立场,清晰地构建观点,然后根据论述重点,从不同角度提出分论点。观点要旗帜鲜明,不要有半点含糊。
【示例】
我代表正方团队,就本次辩题“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更重要”发表我的看法。在当今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第一,文化传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传承好了文化,才能让民族精神得到升华和提升。第二,文化传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财富,只有传承好了,才能进一步弘扬和发展。第三,文化传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增强文化交流。文化具有多样性,只有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才能促进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更重要。
(选自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更重要》正方辩词,有删改)
选段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述了“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更重要”的观点,旗帜鲜明,条理清晰。
2.从多方面选择典型可靠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论据不能有漏洞;同时预见可能产生的反对意见,并准备证据加以反驳,让对方难以辩驳。
【示例】
当前的人工智能对人类是否存在威胁呢?根据美国伊利诺大学的研究成果显示,当前人工智能的最高点也仅仅相当于人类4岁的智商,就像苹果手机中的语音助手Siri,你跟它聊天,它大部分时间都只会回答你“我不确定你在说什么”的人工智能技术一样。我们真的认为这么一个相当于4岁小孩子智商的人工智能能完全取代人类?
(选自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人工智能是/不是人类的威胁》反方辩词,有删改)
选段援引美国伊利诺大学的研究成果来证明“人工智能不是人类的威胁”的观点,论据有权威性,具有说服力。
3.论述过程中可以采用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以此强化说服力。
【示例】
我们的对手试图用华丽的辞藻掩盖真相,他们的话语,如同泡沫,一触即破。而我们用坚实的理性证据论证论点,用理性逻辑编织论证,用理性思想点燃智慧的火花。我们的理性,如同钢铁,经得起烈火的考验。
我们坚信,真理如同阳光,终将穿透迷雾,照亮每一个角落。我们坚信,理性如同清泉,终将洗净尘埃,滋润每一片心田。我们坚信,我们的理性,如同北斗,指引着我们走向胜利的彼岸。
(选自武汉市第六中学辩论赛《做人要有理性/自信》正方辩词,有删改)
选段论证观点时运用了比喻论证,使观点不仅富于“理性”,还通俗形象易懂;同时整体构成排比,加强了气势,语言有感染力,有穿透力。
4.在正面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方观点的错误,从而凸显自己观点的正确。具体来说,可以提供反例和反证,采用对比论证或者假设论证(归谬法)来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
【示例】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对方辩友论证的基本逻辑:大前提是出国留学利大于弊,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出国留学,所以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这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很严密的三段论。那么,我们就根据这个逻辑思路再来构建一个三段论:跑步利大于弊,心脏病人跑步是跑步,所以心脏病人跑步利大于弊。这样的结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可见,对方辩友今天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用一个抽象的形式逻辑去取代具体分析的辩证态度,用一个简单的推理来掩盖高中毕业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定状态,这样一个只重逻辑不重现实的经验哲学方法,恐怕也是弊大于利吧。
(选自全国大学生辩论赛《高中生出国留学利弊》反方辩词,有删改)
选段抓住对方论辩中不够严密的演绎推理,然后通过类比,采用归谬法,推出一个“心脏病人跑步利大于弊”的荒谬结论,证明对方的逻辑错误,从而有力地否定了对方的观点。
5.在辩论结束时,要进行简要的总结归纳,将自己这一方的主要观点清晰完整地呈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示例】
作为正方,我们认为中华文化的浪漫更在于其“繁”。以下是我们的总结陈词:
一、中华文化的浪漫体现在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上。
二、中华文化的浪漫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三、中华文化在繁简之间展现了其浪漫与实用性的矛盾与融合。
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的“繁”更有助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华文化的浪漫在“繁”……它既是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也是中华文化自信与浪漫的体现。
(选自华语辩论世界杯《中华文化浪漫在繁/简》正方辩论总结陈词,有删改)
选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的浪漫,落脚在一个“繁”上,可谓是一锤定音。
总而言之,辩论稿是参与辩论活动的文字准备稿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写作辩论稿前,我们要对辩题从内涵到外延进行全面充分的研究,占有大量材料,然后运用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分析材料,在此基础上对观点进行充分论证。稿件写好后,我们要站在对立双方的角度对稿件涉及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文字进行反复斟酌修改,避免留下材料漏洞、概念漏洞、判断漏洞、推理漏洞等。只有准备充分,我们才可以及时发现并且有效应对对方在辩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并进行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