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读后感
作者: 贺志高
读后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应用文体,指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将具体感受和所得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的“感”建立在阅读后所产生的感触和体验上。写作时,需要联系个人的经历或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要想写好读后感,应努力做到如下三点:
一、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因此,要想写好读后感,首先得在“读”字上下功夫。阅读原文,可以从读懂词句、理清思路入手,进而理解内容、把握重点,最终掌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还要把文中的内容同历史经验、社会生活以及个人实际联系起来,认真思索、广泛联想,这样感受才会丰富、深入。倘若走马观花,必然如坠云雾,所得之“感”必然肤浅了。
比如读了《平凡的世界》后,先了解作者路遥创作这部作品的背景,细细品读作品中有关人物的动作、心理的细腻描写,感受孙少平对梦想的不懈追求。通过认真地“读”,领会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写“感”的条件。
二、选好“感点”
所谓“感点”,就是原文中使我们有所触动的点。它是读后感话题的原点或论述的核心。它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可以是受书中内容启发而生的质疑、追问与感触。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我们的感受可能很多,可写的感点也很多。选择“感点”要注意以下四点:“感点”要“准”,不能跑题,偏离原文的思想、主旨;“感点”要“小”,要紧扣一点,不求面面俱到;“感点”要“新”,要把握时代脉搏,写出独到见解;“感点”要“深”,要体现思想深度,做到启人心智。
【示例】
作者写作时的环境和心境对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普希金一到秋天就神采奕奕,变得年轻,其所写作品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他会固定在每晚喧嚣的海涛声中写作,他说涛声有助于他的文思,相反,寂静使他烦乱。其实,许多作家都有自己固定的写作时间或写作习惯。列夫·托尔斯泰只在早晨写作,他说批评家往往在早晨最求全责备,自己不得不有所约束;契诃夫喜欢伏在窗台写作;阿列克谢·托尔斯泰只有面对一叠洁净的好纸,才能写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夜间写作,还不停喝茶……我想这些时刻,定是他们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阅读同样对环境和心境有要求。秋夜,微风卷起金桂的香气从窗口飘入,手中的《金蔷薇》与我便也融入了清香中。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夜晚,阅读、批注、记笔记、回读……这是在欣赏一本文质兼美的散文集,也是在跟随大师学习写作技巧……终于,我合上这本装帧精美的《金蔷薇》。外面下着雨,雨珠敲打着窗玻璃,我的手指轻触键盘,书写我丝丝缕缕的感动——这个时刻,也是我人生中的幸福时刻。
(选自邓颖《写作的秘密——读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有感》)
选段先罗列著名文学大师写作的事例,论证写作时环境和心境对创作的影响。再谈“感”,从大师们的故事回到自己的阅读体验上来,以特定环境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印证环境和心境对写作者的意义,照应了题目——写作的秘密,感点准确。
三、写好结构
读后感的结构形态很多,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引——议——联——结”模式: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可以扼要概括引发感想的“读”的内容,也可以直接引用触动感想的原文句段。“引”是后文感想的原点与方向。除了引点准确以外,“引”的部分还需做到简练。“引”的主要方式是“叙”,但这里的“叙”不同于记叙文的“叙”。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讲究简单扼要,避免喧宾夺主。因此,决不能大段引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直接相关的部分,略去无关叙述。
2.议——分析内容,提炼感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我们要就自己“感”的内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即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进行深入挖掘,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感点。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写读后感最忌“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则感不能深入,流于肤浅;“泛泛而谈”,则犹如隔靴搔痒,缺乏针对性。所以,写读后感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横向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也可纵向由古及今地联系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但联系务必紧扣“感点”,切忌天马行空。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一般情况下,最好能回归文本,从而首尾呼应。
如写《老人与海》这本书的读后感,可以抓住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话“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来谈自己的体会。这句话既是海明威内心的真实写照,更是人类抗拒命运的宣言。圣地亚哥连续出海84天没有收获,面对人们的嘲笑,依然义无反顾出海,在第85天时,与大马林鱼进行殊死搏斗,最后拖回一个鱼骨架。虽然老人搏斗了三天三夜的结果是失败了,但从人的精神、人的自信自尊、人勇于和命运抗争的角度来说,圣地亚哥取得了胜利——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自信的“硬汉”。老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应该是奋斗的一生,是与命运作不懈抗争的一生。
总之,写好一篇读后感,无论怎样都不能只有引述而没有感想,也不能人云亦云地重复他人的看法,应从文中提炼出新鲜观点,结合现实生活,以新的角度写出内容深刻、独具个性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