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与伪善,温情与冷酷

作者: 王锦彬

佳作展示一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作为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雷雨》浓墨重彩地塑造了圆形人物周朴园。他的爱恋与苦痛、真诚与虚伪、温情与冷酷,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也让作品得以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动人的情节和深邃的主题指向。

周朴园圆形人物形象的刻画,让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周对鲁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从“旧雨衣”“几件旧衬衣”“总要关窗户”都可以看出他对鲁侍萍的怀念。可当那个“死去的”、曾经深爱过的鲁侍萍真正站在他面前时,却只换来了他的一句“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以及一张换取自己心安的冰冷的五千元支票。这时周朴园摘下了深情的面具,腐朽、自私,冷酷无情的资产阶级嘴脸暴露了出来,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站在了读者面前。这增添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同时也让作品具有了强大的鲜活的生命力。

周朴园圆形人物形象的刻画,让情节更加扣人心弦。周朴园打听那位“梅小姐”的下落(葬在何处)并想为之修坟,可见其情真意切。可当他苦苦追忆的、愧对的那位“梅小姐”真的出现在面前时,他本应一往情深地表达思念,但情节却突转为周朴园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当得知在他手底下受苦的鲁大海是自己小儿子后,他本应心疼愧疚,而后续情节却是冷酷地开除了鲁大海。这些情节的“突转”正是作为圆形人物的周朴园本身的矛盾与复杂所引发的自然结果。这种复杂多变、跌宕起伏的情节,让小说的内容更加具有魅力、更加动人心弦。

周朴园圆形人物形象的刻画,让小说主题指向更加深邃。“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身处那样的社会,周朴园等人作为个体无论怎样矛盾与挣扎,都无法摆脱宿命,这体现了命运的无常。《雷雨》揭露了旧中国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无法完全消解的阶级矛盾,同时预示着腐朽窒息的封建家长制将迎来一声划破沉闷、死寂的天空的惊雷,即将被为新生的社会大变动的到来作出预告与准备的猛烈的大雨所冲刷。

《雷雨》中的周朴园,没有脸谱化与扁平化,这让作品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深邃的、富有内涵的主题指向。

点评

作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围绕周朴园形象,分析人性的复杂表现,剖析圆形人物刻画在展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与立体性方面的效果,以及其在情节推动和主题揭示上的作用,为认知周朴园形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