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作者: 陈俊涵佳作展示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谆谆教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移之于勤俭,也同样适用。勤俭,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淬炼。新时代青年应该将“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回望过去,无数贤达之士以其勤俭之风、卓然之行,为我们指明价值选择。季文子身为鲁国的三朝元老,家资丰盈仍坚持质朴之风、恪守勤俭之德,以勤勉之态雕琢自我,以节俭之行涵养品德。鲁迅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生活中却朴实无华,一条裤子伴其数十载春秋,于细微处彰显节俭本色。他们的品行,照亮我们传承与践行“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之路,值得我们学习。
勤俭是我们坚守本心的精神涵养。建国初期,国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勤俭持家不仅仅是一种必要的选择,更是一种坚韧的精神力量。正是凭借着这股顽强的力量,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出了困境。时光流转,如今的我们已然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国家日益昌盛,但我们仍不能忘却节俭传统。须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警示。
新时代,勤俭仍然是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品质,我们应该让节俭成为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习惯,成为我们内心深处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勤,不仅是体力劳动的勤,也是脑力劳动的勤,身处新时代,我们只有继续保持勤奋的作风,才能让个人的生活工作更加充实,继而推动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俭,不是如“严监生”般病态的节俭,而是以俭朴之心杜绝浪费,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俭不是锱铢必较,而是合理付出,比如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百姓急需物资援助之际,我们就应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以慷慨之举传递温暖与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应以切实的行动诠释“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深刻内涵,汇聚起每一份微小而坚定的力量,共同营造出风清气正、崇俭抑奢、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谢谢大家!
【湖北郧西一中】
点评
作文主题鲜明,紧紧围绕“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展开论述,结合历史人物和现代社会现象,深入挖掘了勤俭品质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呼吁同学们践行勤俭。全文整体结构严谨,逻辑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