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作者: 李寅智

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0

事理说明文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目的是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明白“为什么是这样”。写作事理说明文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说明事理要准确、深入。

一般而言,事理都有一定的复杂性,仅做了解,很难准确进行说明。梁思成用“文法”作比来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林庚解说“木叶”背后的“暗示性”,就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理有深入的研究,思之愈深,说之愈明。同学们想要准确、深入地说明事理,就要在写作前下一番功夫,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观察调查、学习研究、向别人请教、开展实验等,并将这些知识加以整理,最后将事理明白透彻、条理清晰地写出来。

二、抓住关键要素进行说明。

主要内容解说清楚了,事理才能“清晰”。重要概念、因果关系、事物间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等,都是说明的重点,把它们说清楚,才能纲举目张。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梁思成分九个方面展开说明,从整体布局、建筑结构写到重要构件、装饰风格,重点突出,即使不是相关专业的读者也会觉得易于理解。

【示例】

“华”不光会让我们想起“花”,而且会带来“花”所暗示的气质。就像“绿水冒朱华”,碧绿的湖水中,一朵朵荷花静静矗立着,花瓣上还有星星点点的水珠在颤动,在碧水绿叶的衬托之下,呈现出一幅充满灵气的芙蓉出水图。相比之下,若只用“花”字,则未免太单调些。古人曰:“诗中有画。”可在我看来,单有画也不行,还得有情,有氛围,让读者共情,方为上等。

(选自马新奥《说“花”与“华”》,河南鹤壁市综合高中)

这一片段围绕“华”与“花”在表意、所营造的意境及表露的气质方面的差异展开说明,重点强调“华”字在文学表达中相较于“花”字更具内涵和韵味,使读者对“华”有了更深刻、更形象的理解。

三、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说明事理时,要根据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就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多数事理说明文会采用逻辑顺序,如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等。如文章《说“木叶”》,开篇以诗句为切入点,引出“木叶”这一意象,接着列举了大量诗人使用“木叶”“落木”的诗句,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木叶”这一意象的艺术特征和独特韵味。《中国建筑的特征》则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特征到次要特征的顺序进行说明,使读者逐步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安排合理的结构、层次。

安排结构时,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事理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递进式等。总分式结构,一般先总体介绍事理,再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说明;递进式结构则是按照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进行说明。在段落之间和句子之间,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过渡词或过渡句,使文章层次分明、连贯流畅,如“此外”“另外”“然而”等。具体写作时,开头部分可以直接正面说明事理,也可以先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兴趣。主体部分可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或人的认识规律,逐层说明或逐步推理;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进行分析。结尾部分可以进行简略概括,也可以说明该事理的应用和意义。

五、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

要根据事理的特点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人们不易明白或不易信服的关键之处,利用人们知道、熟悉、能接受的东西来说明问题。事理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抽象的事理)、列数字(用具体数据来说明事理)、打比方(将抽象的事理比作具体的事物,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作比较(进行对比,突出事理的特点)、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事理进行说明)、分类别(将说明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使说明更有条理)等。事理说明文往往不是单纯使用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示例】

“道”“路”这两个字,让人想到普通的行走设施,但“径”字却因其在诗歌语言中的丰富意趣,一提及便让人想到“径”的两旁、“径”的终点。“径”自有“狭”意,也可视为被夹在中间的小路。看到“径”,就自然而然联想到“径”旁丛生的灌木、繁密的花丛,想到沿径走到末端是禅意的花房,是鸿儒谈笑的书斋,是孔孟执经授书的学堂……携有如此意象,“径”天然便多了几分意趣雅致。

(选自张开妍《谈“径”》,河南鹤壁市综合高中)

这一片段运用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道”“路”和“径”作比较,突出了“径”字在诗歌语言中独特的表意特点和丰富内涵。在说明“径”字引发的联想时,列举了“径”旁丛生的灌木、繁密的花丛等例子,把抽象的联想变得具体可感。

六、语言要准确简明,通俗易懂。

语言要准确、严密,避免使用模糊、含混的词汇,确保读者能准确理解所传达的信息。同时,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结构,用简明的文字把事理说清楚。此外,说明时还应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大众容易理解的表述,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让说明的事理更容易被人接受。

【示例】

DNA结构是揭示生命奥秘的关键。DNA由四种碱基组成,它们以成对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类似于一把梯子,碱基对构成“横梁”,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构成“侧梁”。

(选自段志鸿《奇妙的DNA》,河南鹤壁市综合高中)

这段文字语言简明准确,通俗易懂。将抽象的DNA双螺旋结构比作生活中常见的梯子,使读者能更直观、形象地想象和理解其结构形态,把复杂的科学概念简单化、具体化,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知识性读物,探究实际问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