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伪科学想到的

作者: 张少瑜

学子佳作

“吃味精容易掉头发”“千滚水有害健康”“西瓜太甜是因为打了甜味剂”“无添加剂的食物一定更安全”……这些言论在生活中并不鲜见。那么,面对这些假新闻、伪科学,我们应如何甄别呢?

甄别伪科学,首先应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辨别能力。从蒸汽机、内燃机到核聚变,从地面实验到太空飞行,再到空间站实验、地下中微子探测……一切科学技术都是在人们总结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探明事物的原理、本质的基础上发展得来的,是我们判断信息真伪的重要依据。青年要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不被“伪科学”的迷雾遮住眼睛。

甄别伪科学,应培养批判性思维,坚持独立思考。我们不能不加思考全盘接受网络上的信息,而应对其进行分析,敢于提出质疑。对那些耸人听闻、违背常识的“伪科学”言论,要敢问“为什么”“证据在哪里”。要培养批判性思维,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避免被伪科学牵着鼻子走。

甄别伪科学,还需要我们保持理性,善于利用网络。伪科学言论常常利用人们的恐惧、焦虑等情绪来吸引眼球、广泛传播。如“千滚水有害健康”的说法,正是抓住了人们对健康的担忧心理。在面对这类言论时,我们要保持清醒,不能被恐慌情绪冲昏头脑,而是要善于利用网络渠道寻找相关证据和研究的支持,不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这样即使我们不能第一时间辨别真伪,传播正能量,至少在听到“吃味精容易掉头发”这类消息时,可以保持冷静,不丧失正确的判断力。

回望历史,中国自古以来便不乏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人。从屈原的《天问》到万户的飞天,再到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我们对未知的探索总是带着浪漫情怀和责任意识,为下一代种下科学精神的种子。

展望未来,新时代需要更多科技人才。希望同学们面对多元、纷杂的信息,不被假新闻、伪科学裹挟,不做“移动硬盘”,而是保持理性思维,“放出眼光,运用脑髓”,独立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

认知改变自我,科技改变世界,科学引领未来。青年当共同抵御伪科学的侵袭,让真理之光在信息时代闪耀。

【陕西渭南市尚德中学】

点评

这篇作文就事论理,从生活中常见的伪科学现象说起,针对青年如何在真假难辨的互联网信息裹挟下保持独立思考、作出正确判断生发议论,并举出历史上先辈探索的事例,最后得出结论:当代青年应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辨别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保持独立思考,保持冷静和理性、善用互联网,共同抵御伪科学的侵袭,让真理之光闪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