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聚微小,何成盛大
作者: 刘蕾佳作展示二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加缪如是说。我国先贤对于“小”提出了很多非凡的见解。从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到欧阳修的“祸患常积于忽微”,无不体现出古人对微、小、末的重视。可以说,生命起于微澜,伟大成于微小。
不聚微小,何成盛大?小是一切的基础。“小”是微小、细小、弱小、纤小,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小”时常被人们忽略。基因很小,肉眼难见,却传递着遗传信息,延续着生命的奇迹。大海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草原上的一株小草……无数的“小”组成了这个世界。而“小”除了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思想世界的一部分。“小”的能量是巨大的,微小的贪欲可能是罪恶的源头,一点微弱的怜悯也可以是善举的起点。“小”不是无足轻重的,它可以引发“飓风”,所以要谨“小”慎“微”。但“小”也不是脆弱的,它可以成就江海,所以要积“小”成“大”。贝多芬曾说:“涓滴之水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日夜不舍的滴坠。”汇聚微小,也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不聚微小,何成盛大?小是通往大的必经之路。对于钟泰,小是一双双被磨破的鞋,是38年来翻过的深谷悬崖,大则是他用双脚丈量出的2万平方公里的森林,是他与同事寻找、保护滇金丝猴后,“雪山精灵”数目增长的成果。对于姜昊,小是他在工作台前夯实基础、钻研技术度过的日日夜夜,大则是那枚沉甸甸的技能大赛的奖牌。对于董丽娜,小是那一个个凸起的盲文,大则是那篇用超凡毅力写就的硕士毕业论文。他们都在用微小塑造着自己的盛大。正是因为有点滴积累之小,才终能成就江海之大。
不聚微小,何成盛大?新时代青年需要勇于正视“微小”,立足“微小”。小考验、小困难、小打击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成就人生“江海”征途中的一种际遇。于谦感悟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哲思,只有经历千万次战胜小打击的积累,才能够磨砺出“若等闲”的沉静心态。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中,有人不重视信任“小”,往往大事做不来,小事又做不好。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接受小考验,解决小困难,积累“小”能量,用一束束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微光,汇聚生命的璀璨光芒。
从现在起,坚持把小事做好、做细、做精,做到极致,向上汇聚微光,向下累积厚土,用微小的足迹去书写盛大的人生吧!
【内蒙古扎鲁特旗第一中学】
点评
作文议论逻辑严密,层次清晰。作者对“小”的内涵有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列举钟泰、姜昊、董丽娜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充分论证了“小”的意义和作用。古今联通,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