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深思,助力前行

作者: 陈[王][景]灏

“广然后深,博然后专。”这是鲁迅对于读书的要求。如今,有不少人在学习过程中追求快速获取知识,却忽视了深度思考。我们必须重视深度思考,让知识真正为己所用。

深度思考,需要我们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剖析,探寻其内在价值与实际用途。这一过程,恰似古人雕琢玉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反复推敲之中,品味知识的精妙,将其内化,并灵活应用。诚如《菜根谭》所言:“卧久者行必远,伏久者飞必高。”唯有在深度思考中不断汲取力量,默默沉淀,方能在关键时刻释放出强大能量。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并“考其行事”,终于著成《史记》;卡尔森凭借坚持不懈的思考、尝试,成功发明自动复印机……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倘若缺乏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必将浪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艰难摸索前行。

深度思考,是我们避免误入歧途的可靠指引,是实现发明创造、创新突破以及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它能帮助我们充分消化已学知识,并进行有效提炼、整合,以便在需要时,迅速拿出对应的“知识工具”。王阳明在龙场那样的荒僻之地历尽艰苦,明悟道理,终成心学,为无数人解惑;革命先辈通过深度思考和对现实情况的考量,在国家危难之际,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95后”建筑工人邹彬,为砌好一面墙,每日坚持练习、总结经验,最终从“搬砖小工”成长为“大国工匠”……这些都是深度思考在创新与实践方面的有力例证。没有深度思考,我们就如同茫茫大海中失去罗盘的船只,只能随波逐流,不知驶向何方。

身处信息化时代,我们被海量数据和观点包围,从热点话题到新闻资讯,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知识向我们涌来。许多年轻人对知识浅尝辄止或囫囵吞枣,只注重数量,却忽视了质量。这种看似高效的学习方式,让知识如过眼云烟,无法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因为缺乏深度思考,思维也变得浅薄和狭隘,最终陷入焦虑和茫然。

我们应在追求知识广度的同时,运用深度思考,提升知识的质量,让知识真正成为助力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指导老师:陈甜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