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突破方向和着力点,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文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
从“南繁硅谷”的种业振兴,到智慧农业的广泛应用;从农机装备的升级换代,到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摘编自“人民网”2025年2月28日)
◆素材解读
1.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农业新质生产力有引领作用,要让科技赋能农业,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科技根基。
2.筑牢农村现代化根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理念升华,能提升农业效益、农村活力、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适用话题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 粮食安全 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