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弘毅,扬鞭奋蹄

作者: 贾子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王勃“穷且益坚”的豪情到戍边战士张书辉十六载的坚守,从陈胜“鸿鹄之志”的呐喊到徐梦桃奥运夺冠的逆袭,每个时代都有青年用行动诠释着“弘毅”的真谛。今天的中国青年更需要继承这份精神遗产,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扬鞭奋蹄。

志存高远是弘毅者的精神底色。回望历史,那些照亮时代的身影无不怀揣远大理想。陈胜在田间劳作时发出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仅是个人抱负的宣言,更成为后世无数奋斗者的精神图腾。中国科学家把量子实验室“搬”上太空,彰显了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徐梦桃二十多年追梦之路,印证了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千古箴言。

敢于担当是弘毅者的时代使命。鲁迅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段话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在阿拉善,戍边民警徐乃超与妻子李文娜守护着3145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五间瓦房一口锅的俭朴生活里,藏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子之心。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的选择,正是当代青年应有的担当。

百折不挠是弘毅者的行动密码。荀子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告诉我们,伟大事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敦煌研究院的修复师们面对壁画上的裂缝,一笔一画仔细修补,用几十载光阴守护千年色彩;航天工程师们为攻克一个技术难题,经常要经历数百次失败。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在追求速成的当下尤为珍贵。真正的弘毅精神,既要有“会当凌绝顶”的志向,也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竹简上“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古老训诫,到今天各行各业的生动实践,我们看到的是一代代弘毅者接续奋斗的征程。新时代青年既享受着前人的奋斗成果,也肩负着开创未来的重任,让我们以史为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扬鞭奋蹄,接力冲刺。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第一中学,指导老师:贾丽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