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楫,渡生命之河

作者: 朱语凡

山河岁月本无意,花开花落自从容。人生如四季轮转,花开花落本是自然常态,却因观者心境不同而被赋予截然不同的意义——有人对着残红唉声叹气,认为这是东风无情;有人却认为,这些凋落的花瓣会化作春泥,孕育出蓬勃的新芽。可见,心镜映照世界,心态决定境遇。

人们常陷入抱怨的泥沼:雨天暗骂潮湿,酷暑怨恨骄阳,将生活的不顺统统归咎于外部环境。殊不知,这种心态如同给自己加上了灰色滤镜,整个世界都失去色彩。天上的乌云不会因为抱怨就散去,地上的水坑也不会因为一两句骂声而自动填平。与其皱着眉头躲雨,不如听听雨点敲打树叶的声音,一起来加入这场难得的自然音乐会,去感受雨天的诗意与柔情。跌倒了拍拍灰站起来,说不定还能发现更美的风景。这不禁让人想起苏轼,被贬黄州,仍能烹饪出流传千年的东坡肉;在岭南瘴疠之地,依然能写诗赞美荔枝的甘甜。不是命运对他格外仁慈,而是他深谙一个真理:世界的样子,往往取决于我们凝视它的目光。因此,他总能把苦日子过出甜味来。这种将绊脚石变为垫脚石的智慧,与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辩证思想,在本质上有深刻的相通之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学业压力,也有成长烦恼,谁都避免不了。但抱怨没有用,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妨深呼吸告诉自己:成败不必挂心。当我们学会乐观处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得失,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终将成为多年后茶余饭后的谈资;今天令我们辗转反侧的难题,明天或许就是灵感的源泉。山涧中的幽兰从不因崖壁陡峭而拒绝绽放,溪边的蒲公英也不会因风的方向而改变飞翔的决定,黄山迎客松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里,为了生存将根系深深扎入缝隙,将艰难的生长化作独特的姿态,终成云海之上的风景。生活亦是如此,当我们学会用乐观打磨心境,便能如苏轼那般,把贬谪之路走成诗行,在逆境岁月活出自在。

好心态不是天生的,而是每个人都能培养的生活智慧。它不能让我们的人生一帆风顺,却能让风浪转化为人生远航的助力。当我们学会与生活和解,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其实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参差多态方为幸福本源,云卷云舒间亦有天地大美。不妨以心为楫,渡生命之河。

【安徽灵璧市第一中学,指导老师:张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