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与宏阔

作者: 李思敏

文题亮相

老子在《道德经》里言:“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指天下的大事必定兴起产生于小事。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写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是,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忌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辞让。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引用王夫之的言论:“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意思是,不考虑细小之事,就会酿成大祸;不预防小的失误,最终会损害崇高的品德。

综合上述材料,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教师下水文

执粗细之衡,写人生华章

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既涵养了“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这一执着细节的严谨精神,也锻造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一顾全大局的开阔胸怀。细节与大局的辩证关系,恰似中国书法中的正楷与草书,正楷处纤毫毕现,草书时挥毫泼墨,共同书写历史的华章。

老子云:“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重视细节是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印证了这一点。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从人物的一言一行,到整个大家族盛衰兴亡的蛛丝马迹皆著笔墨。正是这种执着于雕琢细节的精神,才能造就了这部文学史上的奇葩。再试想,若不是重视细微处的精雕细琢,哪有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从一枚螺丝钉的精准加工,到整个飞船的成功发射,都离不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只有慎始慎终,将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做到尽善尽美,方能为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司马迁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一味地拘泥于细枝末节,也可能会让人错失良机,从而满盘皆输。鸿门宴上,刘邦不顾“失礼”,果断出逃,方才脱离险境,才有了后来楚汉相争的传奇。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忍痛抛下辎重,轻装疾行,穿着草鞋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战略转移。在我们的人生中,往往也有需要顾全大局的时候,如果一味锱铢必较,踟蹰不决,纠结于琐碎小事,就会错失机会,甚至失去前行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王夫之的话:“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这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从细节之处入手,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习中,我们应当注重细节,认真学习并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打好扎实基础,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准备。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大局观,将小我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让我们执粗细之衡,以细节为笔,落墨大局,书写属于我们的人生华章。

学生佳作一

细处雕琢,大业可成

◎魏弋博

老子云:“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司马迁则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习近平总书记亦以王夫之之言示警:“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初看,这些言论似有抵牾,细究起来,各有深意,辩证统一。

所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恰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宏伟的事业,皆起于毫末,离不开每一个细节的精心打磨。秦砖汉瓦,铸就了万里长城的不朽传奇,每一块砖石都紧密咬合;古埃及金字塔的巍峨耸立,背后是无数工匠的精准安置。在当下社会,“大国工匠”们专注于毫厘之间,以精湛技艺雕琢大国重器,不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若忽视细节,千里之堤可能溃于蚁穴;参天巨厦也会因蝼蚁之穴而轰然崩塌。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也并非毫无道理。当面临重大抉择,身处生死存亡、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若一味拘泥于琐碎小事,便可能错失良机,与成功失之交臂。鸿门宴上,刘邦深知此时脱身要紧,若过分顾及礼节,恐遭不测,故而果断离去,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汉天下。在历史上,更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大义、国家存亡,舍生取义,不计个人得失。他们的壮举,为民族的精神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故曰:“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尤其是在品德修养方面,恶虽小,却如火星,若不及时扑灭,终会难以控制。古往今来,因小节不慎而身败名裂者,数不胜数,他们因未能防微杜渐,最终遗臭万年。

当今时代,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既要以宏大的视野、无畏的勇气,投身于时代洪流,追逐伟大的梦想;又要秉持严谨的态度,注重细节,不忽视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成败的因素。正如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科学家们既要大胆假设、勇于探索,又要对每一个实验数据、每一个技术细节精益求精,方能实现突破。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当以犀利的目光洞察细节,以坚定的信念追逐梦想,在大与小之间找到平衡,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佳作二

以细节之光,照亮成功之路

◎杨 涵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从古至今,无数例子证明了细节的重要性。

细节是专业精神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在建造宫殿时,对每一块砖瓦、每一根梁柱都精益求精。他们甚至创造出一种特殊结构,不用一根钉子,建造出屹立数百年的宏伟建筑。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正是中国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更是对细节极致追求的最好例证。在“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中,科研人员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从月球采样器的设计到返回舱的隔热材料,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测试和优化。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才让中国成功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成为全球第三个完成这一壮举的国家。航天事业的成功再次证明,只有关注细节,才能成就大业。

细节是通向成功的阶梯。钱学森在研制“两弹一星”时,要求每一个数据都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他说:“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高铁的发展也是一个典型例子。工程师们对每一颗螺丝、每一段轨道的精确测量和维护,确保了中国高铁的安全和高效。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才让中国高铁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

细节更是艺术的基石。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讲究“移步换景”,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比如苏州园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无不体现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中国园林艺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景德镇瓷器被誉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其制作工艺中的细节堪称一绝。从选料到成型,从绘画到烧制,每一道工序都要求极高的精确度。瓷器上的花纹、釉色、器型,都需要工匠们反复琢磨与试验。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才让景德镇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享誉世界。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细节的追求从未停止。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科技,细节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重视细节,个人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国家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本版习作作者系云南昆明金岸中学高一(5)班学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