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第一地点(即濛溪河遗址),是国际罕见的同时包含丰富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全科型”遗址。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历经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纵贯新石器时代的始终。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发现并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和寺洼文化大型墓地,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

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是目前所知青藏高原中南部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自身文化特色鲜明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的发现不仅实证黄河、长江文明的统一性发展,也表明长江流域亦为中华文明的摇篮,盘龙城因此成为探索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关键遗址。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发现了建造于不同时期三座西周城垣,初步揭示了周原聚落的城垣结构,大致厘清了周原都邑的空间结构和布局。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共发现带墓道墓葬17座,推测为燕侯家族墓地,弥补了贵族墓葬分布规律中最关键的一环,为填补燕侯世系空白提供重要考古依据。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共发掘出土器物1万余件,种类包罗万象,为了解楚国物质文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的封泥和简牍,实证了“西汉置益州郡”“领二十四县”等历史史实。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是迄今发现我国最西部、年代最早、延续时间长且发展演变清楚、保存较完整的大型地面土建筑佛寺遗址,是早期大型地面佛寺的典型代表。

(摘编自“人民网”2025年4月24日)

◆素材解读

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是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涵盖了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夏商周考古、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佛教考古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