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诗化小说

作者: 王琴

导 语

“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也就是要锻炼和培养学生由读到写的能力。本期以汪曾祺的《受戒》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感受诗化小说的诗化环境营造、诗化语言的表达等,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并学写诗化小说的文学评论。

作品选读

【选段一】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葚,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门是桐油油过的,贴着一副万年红的春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门里是一个很宽的院子。院子里一边是牛屋、碓棚;一边是猪圈、鸡窠,还有个关鸭子的栅栏。露天地放着一具石磨。正北面是住房,也是砖基土筑,上面盖的一半是瓦,一半是草。房子翻修了才三年,木料还露着白茬。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萨的画像上贴的金还没有发黑。两边是卧房。隔扇窗上各嵌了一块一尺见方的玻璃,明亮亮的——这在乡下是不多见的。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栀子花香得冲鼻子。顺风的时候,在荸荠庵都闻得见。

(选自汪曾祺《受戒》,有删改)

◆赏析

选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节奏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的田园世界。描述从“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开始,“三面都是河”,这样的地势给人一种隔绝尘世的感觉。同时,“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这是一条隐秘的通道,既连接了外界,又保持了一种神秘感。通过对大桑树、菜园子、石磨等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大桑树结白、紫桑葚象征着自然的丰饶,菜园子的四时不缺则反映了生活的美好。“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门是桐油油过的”,这些细节描绘了房屋的建筑特点。春联的内容传递了向阳门第、积善人家的吉祥寓意,增添了一份传统文化的气息。院子里有牛屋、碓棚、猪圈、鸡窠等,展现了农家生活的多样性。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活场景,也表现了一种质朴的乡村生活方式。从正北面的住房到堂屋、卧房的分布,以及窗上嵌着的玻璃、房檐下的石榴树和栀子花,都展现了空间布局的有序性和美感。这种有序性也反映了居民对生活环境的精心安排和审美追求。

【选段二】

荸荠庵的地势很好,在一片高地上。这一带就数这片地势高,当初建庵的人很会选地方。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不知是哪一位名士撰写了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背后,是韦驮。过穿堂,是一个不小的天井,种着两棵白果树。天井两边各有三间厢房。走过天井,便是大殿,供着三世佛。佛像连龛才四尺来高。大殿东边是方丈,西边是库房。大殿东侧,有一个小小的六角门,白门绿字,刻着一副对联:

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进门有一个狭长的天井,几块假山石,几盆花,有三间小房。

小和尚的日子清闲得很。一早起来,开山门,扫地。

(选自汪曾祺《受戒》,有删改)

◆赏析

选段通过对地理环境、建筑布局、宗教文化和生活气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且充满禅意的世界,体现了诗化小说中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描述从荸荠庵的地理位置开始,“在一片高地上”,这样的地势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同时,“门前是一条河”和“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形成了一种内外之分,河水的流动与打谷场的开阔象征着宁静与丰饶。“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同时柳树的高大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给这个场景增添了一份柔和。通过对联和佛像的描写,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和“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也传达了一种宽容与智慧的生活态度。这些对联和佛像成为了这个空间的精神象征。从山门到天井,再到大殿和厢房,作者详细描绘了荸荠庵的建筑布局,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个清晰的空间结构。这种细致的描写也反映了作者对建筑美学的关注。通过描述小和尚的日常活动,“一早起来,开山门,扫地”,将生活的平淡与禅宗的简朴相结合,表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本真的生活方式。

链 接

《受戒》是汪曾祺创作的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化小说。它所表现的既非重大题材,故事情节亦缺少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冲突。明海与小英子的初恋不曾遭遇波澜起伏的曲折,作者在描绘这段感情时,通过含蓄节制、意趣盎然的细节描写,着力表现出其健康明朗的诗意状态。

作品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小说一开头写荸荠庵引出出家的明海、当地与和尚有关的风俗、明海出家的过程、庵内的生活方式、小英子一家的生活状态、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标题所说的“受戒”,直到小说最后才出现。这种不拘一格的“生活流”描写表面上看来结构松散无序,实则有其内在的秩序,营造出了一种恬淡诗意的文学氛围。

另外,小说中对于地方风物、景物、人物、习俗、文化等各式各样的生活细节的描写,洋溢着一种欣赏、玩味的情趣。

总而言之,《受戒》是在意境的营造、环境的刻画、语言的点染中让我们领略到诗意的美。

读书笔记

诗意的田园

——《受戒》读后感

◎李 芳

《受戒》这篇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故事的平静与美好。这是一篇让人沉醉于其中的作品,它没有复杂的情节,却有着深入人心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首先,《受戒》是一篇极美的小说,它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小和尚明海与小英子之间朦胧而纯真的感情。这篇作品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却极富诗情地展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的田园风光。汪曾祺在创作这篇小说时,写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他认为美和健康的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这也是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内涵。

其次,《受戒》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诗意和谐的生活空间。它描绘了一个恬淡诗意的村庄、温情脉脉的村民、快乐善良的孩子,以及充满爱的少男少女之间的日常互动。这些细节构成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画面。

最后,《受戒》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汪曾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描绘,意在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使得《受戒》成为一篇值得反复品味的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受戒》,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够在平淡中发现生命的真谛。

【四川泸县二中实验学校】

上一篇: 补丁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