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琍:用爱心谱写教育的华章
刘玲琍是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1991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这里一干就是33年。
33年来,她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面对这群先天性听障孩子,刘玲琍是老师,更是妈妈。当并不标准的“谢谢你”“我爱你”从听障孩子的口中说出,这便是世间最好的语音。33年来,刘玲琍所教的80多名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让这些被命运抛弃的孩子,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
刘玲琍先后获得了“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第四届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23年更是当选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收获了这么多荣誉,刘玲琍却非常理性:“我不过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做了最平凡的事情。我只是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坚守到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刘玲琍带来了多份关于特殊教育的建议:将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纳入医保体系,加大对特殊教育学前和职教阶段的投入,鼓励企业招聘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我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多为身后的特殊教育事业的广大师生发声!”刘玲琍坦言。
(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年4月10日)
◆素材解读
1.师者仁心,人间大爱。刘玲琍坚守在特殊教育一线33年,以无限的爱心、持久的耐心与坚定的恒心,为听障孩子撑起一片天,帮助一个个听障孩子飞离寂静的牢笼,投入到色彩斑斓的生活当中。
2.择一事而热爱终身。刘玲琍立志走好教育这条路,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用心用情教育学生,帮助孩子打开人生成长的大门。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有爱,所以坚韧。
◆适用话题
扎根教育 坚持不懈 师者仁心 奉献精神
上一篇:
从语言、形象、情感角度欣赏作品
下一篇:
张雨霏:逆境中崛起的游泳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