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深刻,展现思考

作者: 陈盈璇

文题

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副对联颇有意味,它的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须捺住即成名”,横批是“撇捺人生”。从字形上看,“若”字的一撇如果不向左撇开而写成一竖,就是个“苦”字;“各”字的一捺如果写到一半便停住,就成了“名”字。这一撇意味着要知舍弃,这一捺意味着要懂克制。一撇一捺相结合,恰好组成了一个“人”字。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妙文品评

撇捺人生,舍制相恒

◎徐可凡

道家认为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相互转化,将其投射到人生也依旧适用。“若”的一撇如果不向左撇开就会变成“苦”,“各”的一捺只有写到一半停住才能成“名”。细品其中因果,人生当如撇知道舍弃,如捺懂得克制,方可行大道通途。(开篇从道家的道理讲到人生哲理,在引用材料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阐释,紧扣主题,引出观点,简洁有力。)

人生如梦境,需知舍弃。这个时代世俗纷乱、纸醉金迷,繁芜之事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不懂得取舍、远离嘈杂与纷争,就会陷入苦海无法自拔。君可见,一些人为网络主播折腰,疯狂送礼;君可见,一些人面对事件的冰山一角,叫嚣谩骂,推动事件发酵恶化;君可见,一些人在灯红酒绿中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家破人亡。如此人生只会重重受阻,无法移步。我们耳听目见的,是生命对舍弃的渴求,是擦亮双眼拨开迷雾,去窥见纯净的世界。(联系当下社会现象,列举出一些典型的负面事件,以反面事例论证不知舍弃的后果,批判力度深刻,做到了结合材料的联想与思考。)

人生如逆旅,需懂克制。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这一份缄默之心,便是克制在把控着。在欲望横行、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应当懂得克制。克制并非是缩头乌龟,畏手畏脚,作茧自缚。克制是要求我们不可锋芒毕露,而应玉韫珠藏。鉴古宜见,含英咀华,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克制使其强大;苏轼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克制使其学养深厚。由古观今,徐梦桃十年饮冰,热情难凉,克制使其夺冠。反观许多人原本前途无量,却被利欲熏心,甚至走上歧途。倘若世人都懂得克制,都知成名背后的隐忍之心与蛰伏之姿,时代终会光亮。(列举古代和当下的一些例子,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进行对比论证,从正反两面阐释懂克制的意义和重要性,说理严谨,体现出立意的深刻性。)

舍弃与克制并行不悖,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舍弃并非是简单的断舍离,而应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克制也并非畏手畏脚,而应蓄势待发。两者的同行,让我们在红尘漫漫之中舍弃“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浮夸,让我们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律己宽人。鲁迅曾落墨:“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撇捺之间,唯有收放自如,方能书写人生华章。(基于前文的分析,将“舍弃”与“克制”联系起来,思辨性地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在当下社会的合理做法,体现出时代青年的思考,升华立意。)

云霞出海曙,梅柳度春江。吾侪青年,飒沓如流星,在人生长河中知道舍弃,又懂得克制,在尺寸天地之间成其名、建功业。(结尾点明核心观点,形成首尾呼应的完整结构,同时语言优美,措辞得当,展现青年思考,具有时代意义。)

【浙江兰溪市第一中学】

技法提纯

这篇作文是一篇优秀的论述佳作,在主题上围绕关键词“舍弃”与“克制”,从现象到道理,从对联到人生,逐层深入挖掘立意的深度,观点、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优点突出。

一、主题鲜明,立意准确

作文的标题和正文都紧紧扣住关键词“舍弃”和“克制”,在文中多次回扣关键词,突出中心。核心观点“舍制相恒”是基于题目材料的最佳立意,富有思辨性;首段提出撇捺人生的正确价值观,表明自己的鲜明态度。

二、论点递进,深入思考

正文部分先是分别论述“舍弃”和“克制”的含义和作用,并且都联系了社会现象,表明“舍弃”和“克制”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然后思辨性地思考两者的关系,强调两者的平衡。分论点呈现螺旋式递进,论证阐释上体现作者深入的思考,做到了联系实际生活,而不是空洞地扩写作文题目。

三、联系现实,深挖内涵

作文题目的导语部分明确提出了“联想与思考”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说理的同时能联系现实生活,阐发“我”的思考。这篇佳作在分论点的阐释中积极联系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来论证“舍弃”与“克制”的作用,并且在结尾段以“我”的时代青年身份提出呼吁,展现“我”的思考,很好地完成了题目要求,还深挖了关键词的内涵,升华了作文的立意。

四、语言优美,表达得体

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既引用了名人名言,又有文言化的表达,还有新颖的措辞,在说理严谨的同时展现出了语言的优美,是一篇兼具理性分析与感性思维的佳作。

课后练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破就有立,二者相反相成。

有人说:做事情应破旧立新,要想有所建树,先要进行破坏,先破除陈旧的,才能建立新兴的。

也有人说:做事情应稳中求进,要想破除桎梏,先要建立根基,只有根基稳固,才能再图其他。

请结合上面的认识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这是一道二元思辨作文题。材料首先指出破与立之间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然后提出了做事创业两种不同的观点态度:

第一种观点:做事情应破旧立新。做事情要先破后立,先破除、打破,再建立、创造。不破除旧事物就不能发展新事物,当旧事物、旧方法、旧观念阻碍新事物、新方法、新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时,要当机立断,采取先破后立的思路,不能容忍旧的、不好的东西继续存在。

第二种观点:做事情应稳中求进。做事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在新的方案、措施不成熟之前,不能一刀切毁掉旧有的方法。强调先建立、创造,有把握、能立足之后,再去破除、打破旧有的东西。

这两种观点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在实际做事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需要敢于破旧立新,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有时需要稳扎稳打,在变革中保持稳定,避免因急于求成而导致失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两种观点,对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作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写作时,我们可以支持其中一种做事的思路,强调其合理性和适用范围,也可以辩证看待,结合现实处理好“先破”还是“先立”的问题。

【李春/供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