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作者: 陈盈璇

人物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要素。叶圣陶曾说:“描写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点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要表现出某一个人,必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的特殊印象。”这里的“特殊印象”,指的是人物外表和内心的特点。而人物内心的特点,是无法用语言来直接描写的,需要通过一些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的“印象”,并在细节描写中强化这种“印象”,使人物的形象鲜活生动。运用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选材,事例求典型

俗话说:“一言一行,传出性情。”写人的文章,自然离不开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而人物言行的描写,往往又要以具体的事例为载体。因此,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事例是否恰当、典型、鲜活。所谓恰当,是指选择的事例要体现人物的性情,切中命题的要求;所谓典型,是指事例要精彩动人,有以一当十的作用;所谓鲜活,是指事例要源于现实生活,既要富有生活气息,又要与众不同、独具匠心。

【示例】

苏东坡曾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所以无论身居何地、身处何境,他都在为百姓造福。苏东坡在杭州先后为官两任,在任期间整治西湖、兴建水利、繁荣城市。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把西湖长堤称为“苏堤”。苏东坡在名利中坚持了初心,而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从一而终,一路向前。

(选自成梦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浙江兰溪市第一中学)

作者为了论证苏东坡“一生以天下为己任”,援引了苏东坡在杭州为官造福百姓的事例,典型、恰当,还引用了他的话,使得苏东坡高大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2.精雕细琢,人物显丰满

人物的形象往往是在日常生活小事中体现出来的,以小见大的笔法更是写人文章中的常用手法。要想让小事绽放出动人的光彩,必须对其进行生动细腻的叙写。在选取了一件具有代表性的小事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精描写、细刻画,在动作、神态、语言等角度进行精雕细琢,从而丰富人物形象,让人物特征更加鲜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示例】

抽签开始了,我打开手里的小纸条,上面赫然写着“1”,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居然是1号。我再也没有时间去背诵了,只好硬着头皮拿着稿子大声朗读起来,边读边心慌,声音也变得颤抖发涩,连续卡住几次后我的脸色渐渐发白。我没有办法再继续伪装下去,但又不得不佯装熟练的样子继续读着,时间漫长而深邃,内心羞愧而跳跃。结束演讲后我坐在台下,恍若隔世,看着其他选手的精彩演讲,而且还用了几个极富震撼力的手势,耳边的声音逐渐模糊……

(选自胡惜文《那一次演讲》,浙江兰溪市第一中学)

这个片段选择了学生时代中常见的演讲比赛事件,将自己演讲时因准备不充分而忐忑的心理、神态都进行了精细刻画,细腻而全面地展现出了内心的羞愧,让读者有共鸣感。

3.琢磨细节,全面出彩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以收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艺术效果,它服务于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从写作角度来看,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形象时首先要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立足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真实事件,精雕细琢细节。其次,细节描写“贵精不贵多”,人物典型的动作、神态或者环境描写中的典型瞬间,最能反映其特征,表现人物形象只要截取有效的细节就能收到极大的塑造效果。第三,要多元化地描摹细节,让细节综合化。为了最大程度地展现人物形象的特征,细节描写除了可以从事件中选取一个很小的横截面,也可以选取多个横截面。多个细节最终汇成立体之感,这样人物才更形象,环境才更贴合,事件才更具体,

【示例】

被誉为“文学的鲁滨逊”的木心先生,生于乌镇,这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赋予他文艺的气质。虽然他曾经历兵荒马乱,也曾被人陷害入狱,但是这一切都无法磨灭他对艺术的信仰。他说:“文学是我的信仰,这信仰使我渡过劫难。”在百般折磨下,他依然坚持作画,将手中画笔化作精神利器,在一张张纸上绘出自己的心血。他饱经苦难与折磨,心灵却依然纯净,致力于将中华艺术弘扬世界。在历经磨难后,他仍旧感恩生活的多彩,坚守本心,写出“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样动人的句子。他身上所闪烁的精神亮色,是对文艺的责任,是对信仰的至死不渝。

(选自徐奕晨《信仰的力量》,浙江兰溪市第一中学)

作者为了展现木心对艺术的信仰,重点雕琢了他在艰苦磨难中坚持艺术创作的细节,让木心的形象在苦难与坚持中变得更加出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