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一版2024年第29期

作文周刊·高一版

作文周刊·高一版2024年第29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作文视野 | 用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人物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要素。叶圣陶曾说:“描写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点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要表现出某一个人,必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的特殊印象。”这里的“特殊印象”,指的是人物外表和内心的特点。而人物内心的特点,是无...

百字快讯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各地以“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举办1.2万余场内容丰富、形...

百字快讯 | 教育部决定举办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

为深化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有关任务部署和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要求,教育部决定于今年6月至12月举办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活动期间将开展“宪法卫士”行动计划、学讲宪法地方比赛和全国总决赛、国家宪法日“宪法...

知识延伸 | 学会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

入乎其内通讯是一种比较详细、生动、形象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通讯作者在记述新闻事实时,往往会根据事实本身,以及报道的目的等多种要素来选择报道角度,以便把事实的新闻价值更好地挖掘、显现出来。为保持报道的客观性,通讯作者一般用事实...

素材天下 | 一根皮带用了近20年,他却捐出1500万

一生清贫、省吃俭用,却为家乡捐出千万,这种强烈的反差,这种纯粹的利他心,让人肃然起敬。捐助对于姚宝熙老人来说,是回报乡梓的责任,是浓浓乡情的表达。年轻时,姚老在上海工作,得知兰溪要成立慈善总会,他二话没说就拿出几乎当时所有的积蓄,捐赠了60...

素材天下 | 7年前被清华录取,如今他不负“众望”

2017年高考,庞众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最高60分的降分录取资格。之所以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资格,是由于他特殊的家庭环境,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下肢残疾,行动不便。面对家庭的重担,庞众望一边...

素材天下 | “月背征途”标注中国航天新起点

6月25日,“嫦娥六号”在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是人类探月迈出的全新一步,也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月背征途”,从中国探测到国际合作。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

写作指津 | 中心突出

[文题][亮相]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即是。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

读写快车 | 院里有棵梧桐树

祖父离世后,留下一栋破旧的老屋,还有院子里那棵粗壮的梧桐树。 梧桐是姑姑的乳名,姑姑刚出生,祖父推开门就闻到扑鼻的梧桐花香。祖父欣喜地说,梧桐可是个好名字,一定会引来金凤凰! 祖父年轻时当过兵,时常讲起那个川籍兄弟奋不顾身为他挡子弹的故事,...

读写快车 | 我心中的英雄

那天,同往常一样。我独自静坐教室一角,思索着难题…… “哎哟——”一声尖叫,打断了我的思路。“班费不见啦!谁拿了?”生活委员边说边不停地翻找着书桌,“乒乒乓乓”,一脸焦急,额头瞬间汗涔涔的。 “别急,你再好好找找……” “摸摸身上口袋,会不...

佳作秀场 | 无声的纸伞

霜寒已降,落红尽数伴了泥。走在那条熟悉的老街上,一把把五颜六色的小纸伞猝不及防地映入我的眼帘,在灰色的天空下显得尤为鲜艳。我抬起头来,才发现多了一个小摊——无声寿司。 我不由自主地走向小摊,要了一份寿司。摊主是个高挑却枯瘦的女人,她麻利地打...

佳作秀场 | 凝国防之势,创华夏之盛

古语云:“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于一个国家而言,唯有具备强大的国防实力,才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真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煌煌科技新成就,筑牢国防保稳定。凝国防之势,没有强劲的科技实力是万万不能的。如今的中国,从一举打破历史、创...

佳作秀场 | 随心之所向,搏琼波万里

人生道路繁花似锦、五彩斑斓,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随心之所向,搏琼波万里,活他个无怨无悔,异彩纷呈。 任人世纷纭,凡梦之所处,皆应欣然起航。 古今中外,无数能人志士为梦想拼得头破血流。齐白石毅然抛弃...

写作训练 | 学写新闻推荐书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新闻,新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选择一份报纸或一个新闻网站,浏览一周的内容,从中挑选出三四篇你认为比较优秀的新闻作品。小组合作,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草拟一份优秀新闻评选标准。每个小组按照标准评选出消...

写作训练 | 《鄱阳湖畔治沙人》新闻推荐书

《鄱阳湖畔治沙人》是“逐梦·情系绿水青山”系列报道中的一篇通讯。该通讯讲述了江西都昌县多宝乡两代人三十多年治沙的故事,重现了鄱阳湖畔一千五百多亩沙丘变绿地的“奇迹”。 一、独特的报道角度 该通讯以作者的见闻和鄱阳湖畔治沙人的角度,...

写作训练 | 《丹心育桃李,丹青颂耕耘》新闻推荐书

这是教师节前发表的一篇人物通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该通讯的标题运用对偶修辞,句式工整,对仗整齐;“丹青”指绘画,“桃李”喻指学生,既概括了通讯内容,又紧扣了通讯主旨,暗含了全社会对教育工作者们辛勤耕耘的赞颂。 从结构层次上看,该通讯采用了总...

阅读时光 | 劳动观念

【导语】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无数劳动者一路走来,充满活力。他们身上涌动着创造、创新、创业的激情,在劳动中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更托举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

阅读时光 | 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

当得到一种社会荣誉时,自己内心总是很惭愧的。在这样的时候,我眼前浮现的是祖国西部黄土高原那些朴素的山峦与河流、开垦和未被开垦的土地、土地上弯腰躬背的父老兄弟……正是那贫瘠而充满营养的土地和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人民养育了我。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

阅读时光 | 赞歌献给劳动者(节选)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离不开劳动。当你亲身体验了劳动,并把它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会深切理解劳动的巨大价值和真正含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劳动这个词,很早就有了。《庄子·让王》篇记载:“春耕种,形足以劳...

阅读时光 | 探究任务

【文本呈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