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参考答案

1.(1)人物的角度:选取袁隆平逝世这一事件节点来回忆袁隆平,紧紧围绕袁隆平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来写,凸显人物的社会价值。(2)时代的角度: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大问题,袁隆平的贡献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而言是极为重大的。(3)选材的角度:突出袁隆平在杂交水稻这一方面的贡献,用“稻”贯穿全文。

2.(1)观点: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事实: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2)观点: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事实:“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3)观点: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事实: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