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和“将就”

作者: 杜宝娟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最好的人生,能讲究,也能将就。能讲究也能将就,在哪里都是桃花源。人生很贵,值得讲究。追求理想,不妨将就现实,不要止步不前。

上述关于“讲究”与“将就”的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妙文品评

讲究绘人生,将就逐前行

◎王 暶

行于人生,前路漫漫,值得讲究,也不免偶尔将就。将就不止,讲究不让,精雕细琢,纵笔挥毫,绘出多彩人生。(开篇紧扣材料,开门见山指明人生路上重讲究,行将就,方可灿烂人生,简洁有力。)

讲究和将就,无疑都是为了追求“最好的人生”。最好的人生,不是锦衣玉食,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坚持奋斗、敢于攀登,在黑夜迷雾中追逐光亮,在犹豫徘徊之时找准坐标,而讲究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讲究重在一“究”字,“究”即探究发掘,于是讲究也便有了怀揣初心、刨根问底、坚持不懈之意。(本段在描述最好的人生模样的前提下简单诠释了讲究的内涵。)

人生如大江东去,每个人都是持桨远行之人。人生唯一,生命短暂,压缩了许多可能,却未禁锢人的理想,限制创造的价值。以“讲究”的态度,珍视人生,即便是要翻越万水千山,梦所达终由行所致。工匠精雕细琢,究一毫一厘,赋器物以生命;酿酒师精益求精,严格把控菌群、温度,酒香从小城飘向全国各地;航天工程师追求极致,做好技术攻关,终成九天揽月之梦。懂得讲究,既为追求理想搭建桥梁,又在有限的生命中挖掘出更多的价值,获得个人成就感以激励前行。个人的讲究,亦可让全社会逐渐形成追求卓越、心怀热爱、坚守初心的良好风尚,引领社会发展稳步前行。(本段站在人生、社会的高度分析讲究的重要意义,语言整散结合,颇有力度。)

行好讲究之法则要端正讲究的态度。讲究虽不求锱铢必较,但对待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严谨、坚持不懈,以坚定的行动来证明价值,创造价值,无愧于心,不负于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几经琢磨,终得以声衬静之妙;“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是对文学创造精益求精,更是对人生苦心经营。注重细节、攻坚克难、更新完善是讲究中颇为重要的品质。(本段以具体事例分析讲究在行动和态度上彰显出来的品质,即在信念的引领下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然而,若不顾环境和自身条件,过于讲究,则难免陷入钻牛角尖的误区。所以注重讲究,有时也要运用“将就”的智慧。将就不是委曲求全、随声附和,恰恰相反,将就是困境之中的随遇而安,是尽力之后的顺其自然,既是前行路上的蓄力,也是面对阻碍的应对和奋斗。在将就中,处变不惊、放平心态、养精蓄锐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刘禹锡身居陋室,仍坚持“惟吾德馨”的节操;颜回箪食瓢饮,安于清贫,仍不改其志。一时的将就,却不改讲究的本心,不止步于此,沉潜蓄力,反而向梦想更跨进了一步。(本段语义一转,思路更进一层,以具体例证分析讲究中行将就的智慧,从而使两者达成了对立中的统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时代青年既要懂得将就,更要学会讲究。我们在对现实的将就中讲究理想追求,因为我们热切讲究,所以能持久将就。当代青年必将乘时代之风浪,找寻生命内在的坐标,探寻存在的价值,不断突破,永不停息!(本段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观照美好人生,归纳了讲究和将就的辩证关系,以青年立场收束全文,坚定有力。)

【浙江春晖中学高一(2)班】

技法提纯

本文精准解读材料,紧扣命题意图,在追求最好的人生这一高度的引领下探讨“讲究”和“讲究”的思辨关系,是一篇议论文佳作。值得借鉴之处有:

1.辩证统一,重心突出。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思辨关系很得法,作者以“讲究”为论述的核心,把“将就”作为促成讲究的一种智慧,由此两者在对立中走向了统一。全文论述重心突出,分析不断深入,层层推进,有条不紊。

2.以议带例,自然灵活。作文援引的例子来自不同的领域,既有个体的实例,又有群体的实例,广泛而有代表性,作者对例子的分析精深有力,紧扣观点加以评析,有力地证明了相应段落的分论点,同时增添了全文的文采。

3.表达有力,文势充沛。作文开篇处、段落开头处简明有张力,引而不发;主体部分表达充分到位,分析问题深入浅出;结尾处收束有力,托起全文。作文善于用整句有气势,也有不少形象化议论的句子,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课后练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满月有满月的风采,缺月则有缺月的曼妙;也有人说,缺月看似如钩,实则也有满月之光,缺亦是满;还有人说,满缺之间的转换和变化更有一种恒久之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这是一则富有理趣的材料作文题。三个分句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对满月和缺月的思考,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表达空间:第一个分句阐述满月缺月有各自的美,第二个分句阐述缺月亦有满月之光,第三个分句阐述月的满缺转化之美。三个看法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富有思辨之美。从写作提示来看,“联想和思考”表明写作不局限于月亮,还可以拓展到社会生活、人生发展、历史文化、国家世界等方面,体现思维的广度。

从联想和思考来看,第一种看法满月缺月有各自的美,我们可以联想到在自然中,我们会遇到风和日丽的天气,也会遇到狂风暴雨、严寒酷暑的天气;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团圆、喜悦等美好时刻,也会遇到低谷、不平等烦闷时刻;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高歌猛进的阶段,也会遇到平缓停滞的阶段……每一种生活的遭际都有其价值,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全面看待事物。

第二种看法缺月亦有满月之光,我们可以联想到,残疾人内蕴的巨大能量,平凡人的不凡精神,弱小身上隐藏着的强大……我们不能被事物表面的不足遮蔽,要去发掘事物的根本面貌,看到事物本身的光彩。还可以和第一种看法相结合,用欣赏的眼光全面看待事物,着重于发掘“缺月”的价值,看到被遮蔽的美。

第三种看法月的满缺转化之美,我们可以联想到哲学中的事物矛盾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国文化中的“周易”“太极”“半文化”……我们要看到事物的转化发展过程。这也告诉我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坚信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因为变化本就是生命的常态,也是生命的乐趣所在。正是这种多样性的变化,才让生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丰富的意义,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精彩。

【姜琼/供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