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评点:字里行间的古今对话

作者: 党云峰

评点是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式,在明清小说中格外突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已经成为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

评点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了小说的地位。评点者把《史记》跟《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放在一起比较各自的优长,是对这些小说的肯定和地位的拔高。例如,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提出:“《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毛宗岗提出:“《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

评点让读者更深切地领会到作者写作的用心,提高了读者的鉴赏能力。金圣叹在《水浒传·楔子》的回评中提到读者在阅读中的地位:“读者之精神不生,将作者之意思尽没。”在《红楼梦》第54回,脂砚斋评史太君批评才子佳人小说,是“劝后来胸中无机轴之诸君子不可动笔作书”。当然,评点不是对小说唯一的解释,很多带有主观色彩的评点需要读者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

被评点的一般为名著,这就对评点者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精到的评点让文本语言流畅、情节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艺术水准得到明显提升。评点者向后来的读者传递了阅读时的感受并构成对话关系,读者也会评点古人的评点,这种字里行间无声的交流正是文化的传承。

(选自《中国文化报》2024年7月29日,有删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