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①道士不遇
作者: 〔唐〕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①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带露浓”三字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溪午”相映照。
B.颔联以“时见鹿”“不闻钟”衬托山中的幽静,暗示道院无人。
C.“挂”字描绘出静态的画面,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
D.尾联“无人知所去”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访友“不遇”的事实。
2.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山中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