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眠①

作者: 〔唐〕白居易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凉冷三秋夜②,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③温瓶④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②三秋:指秋季。七月孟秋、八月仲秋、九月称季秋。③宿(xiǔ):夜。④瓶:烤火用的烘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色彩。

B.领联的“卧迟”体现了老翁的特性,睡眠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写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怕冷、体衰。

C.尾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而怕冷的特性。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老翁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