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未知之境
作者: 钟玲
文题亮相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课后练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期盼和追求和美的人生。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祝福》《哈姆莱特》《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红楼梦》这样的悲剧作品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的核心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和美的人生,为何还需要悲剧作品?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探讨悲剧作品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悲剧作品通过展现人物的痛苦和挣扎,使读者或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验到人性的复杂和深刻;悲剧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和道德思考,引导读者反思社会现实、人性弱点以及生命的意义;悲剧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审美体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题目虽未限制文体,鉴于议论文在表达观点态度及深入剖析辩证关系方面的优势,推荐采用议论文体来撰写此次探讨悲剧作品与和美人生关系的作文,以便更加有力地阐述和支撑个人见解。开头可以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引出话题,即为何在追求和美的同时,还需要悲剧作品。主体部分,可分析悲剧作品如何通过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读者在泪水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力量;也可探讨悲剧作品所蕴含的哲理和道德思考,如《哈姆莱特》中对复仇与宽恕的探讨,《红楼梦》中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还可以阐述悲剧作品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这些特点如何为读者带来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审美享受。最后,总结悲剧作品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强调在追求和美人生的同时,不应忽视悲剧作品所带来的精神滋养和启示;呼吁读者以开放的心态去阅读、欣赏和理解悲剧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论证过程中,要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模糊和歧义。深入挖掘悲剧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展现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保证作文的逻辑清晰,段落之间衔接自然。同时,要提高作文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尽量运用生动的比喻等进行形象说理,通过情感共鸣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作文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
【吴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