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建设:创新体制,推进保护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2023年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藏羚羊种群恢复到7万多只。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连通了13个局域种群生态廊道。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北虎数量超过70只,东北豹数量超过80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雨林生境持续改善,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7群42只。武夷山国家公园黄腹角雉数量保持在700只左右,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涵盖陆域分布高等植物2.9万种,脊椎动物5000多种,保护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

我国以全面推进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水平。武夷山国家公园建立“管理局—管理站”两级管理体系,探索出“茶—林”“茶—草”等模式,引导广大茶农开展生态茶园改造,辅以绿色防控技术,丰富茶园生物多样性,有效维护茶园生态平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茶叶品质。被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的湖北神农架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配有“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与应用体系,深化区域协作;黄山创新性地提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有偿救援制度;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开展“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遗产地内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泰山建设了“智慧泰山”综合保护管理体系……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成绩突出,绿水青山,呈现别样精彩。

素材解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设立国家公园、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铺展着国家公园的绿色版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