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学术论文
作者: 陈凤英
素养提升
导 语
学术论文是对某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形式上属于议论文,但理论性很强,结构上条理清晰,高中生很难读懂。但是,阅读学术论文可以使我们了解学科最新进展,可以拓宽知识面,可以提升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等。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对学术论文观点的把握,也要注意把握文章逻辑严密的结构,从而清晰地理解文本思路。
作品选读
【选段一】
文学是虚构的艺术,是想象的殿堂。无论什么时代,文学都是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的象征性的解答,于是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文学还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文学之于读者,是精神得以寄托与憩息的殿堂,读者与文学,应该是走进这殿堂寻觅自我的一个过程。然而,我们有一种很令人沮丧的阅读习惯——人们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文学作品富有更多的社会意义,或者哲学意义,或者其他什么意义。这种功利性极强的阅读习惯由来已久,文学的艺术价值丧失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文学沦陷为宣传的工具。这种比较浅薄和恶劣的阅读习惯,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枯燥乏味的、模式化的流程。在文学经典那里找到的可能是自己的形骸,也可能是一束思想、一点灵光、一把可以拾起的记忆……莱昂内尔·特里林说:“文学是教会我们人类多样性的范围与这种多样性之价值的惟一武器。”我们倡扬人文教育,其目的不在于熟识作品名称、文人姓氏,而在于引导学生迈进价值观念、学术思想的角斗场,竞才干之技,将学生引领到广袤的时空之中,感受博大、丰富、深邃,惟其如此,人文精神方有望养成,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选自肖川《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与文学》,有删改)
赏析
选段开篇先表明对文学的正确看法:文学是教科书,是精神得以寄托与憩息的殿堂。然后用“然而”一转,指出了当今对文学的错误认识,进而分析了教育应回归到文学艺术性。
【选段二】
如果说生命的产生是自然进化的一次重大飞跃,那么人的产生,则可以看作是生命进化的重大飞跃。人生成为人,便意味着“生命”的本性、功能被提高到了完全新质的水平,他已是超生命的生命,我们就不能仍然从生物生命的观点去理解人了。按照我的观点,我认为应该说人在自然给予的本能生命基础上又进一步创造出了属人的自为生命,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存在,这样才能表达出人之为人的特质来。关于双重生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往往把人的生命区分为自然生命、生理生命、心理生命、社会生命、事业生命(如艺术生命、科学生命、体育生命、哲学生命,等等)……这些生命不但不是等值的,生命的长短也各个不同。这种说法就表明了,人的生命并非单一的而是多重性的,不完全是给予的而是由人自己创生的这种特点。
生命的双重性,使人必须经历二次的生成。人不像猫,猫生下来就是它自己,取得猫的生命它就已经是猫,对猫来说不存在“为猫之道”的问题;人则不同,人仅仅有了自然给予的生命还不能算作完成的人,必须再次获得人的第二次生命他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猫无须去做猫,人则必须去“做人”,还要讲求“为人之道”,只能在做人中成为人,并成就他自己。
所以生而为人,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远不如做动物省心;然而人所以优越于动物之处,人之为人的高贵之处,甚至做人的“神圣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猫不必去做猫就能成为猫,这说明猫是没有它的自我的,它的一切都在自然掌握之中,它的本性是预成的,命运是前定的,行为是程式化的,它仅仅属于它的物种,自己没有任何作为的。人之为人的特点和优长恰恰表现在这里,人不甘愿于人以外的力量的主宰和摆布,人要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安排自己的生活、支配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发挥和实现人自身的创造价值,这才使他成为了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动物与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生命活动对人来说已变成人“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是由人自己主宰着的,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其实所谓“人”,在这一意义上也就是生命的自由主宰者的意思,我们通常说人是“主体”,其含义也在于此。如果我们嫌做人麻烦,省去了这里的一切,人之为人的优越性和高贵性也就会因此统统失掉。
(选自高清海《人的属性》,有删改)
赏析
为了论述清楚人的特殊性,作者层层递进展开论述。首先论述了人生成为人意味着“生命”的本性、功能被提高,是超生命的生命;接着论述“生命的双重性,使人必须经历二次的生成”;最后论述了“人所以优越于动物之处,人之为人的高贵之处”。文段以猫作类比,将人的生命属性阐释得清晰、明白,进一步提升了读者的认识。
链 接
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代表着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水平和贡献。学术论文通常是在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平台上发表,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
学术论文需要具有创新性,即作者需要在该领域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或者新的解决方案。这是学术论文的核心特点,也是其价值所在。学术论文需要具有科学性,即作者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这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特点,也是其可信度的保障。学术论文还需要具有严谨性,即作者需要严谨地论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避免出现歧义和误导。这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也是其准确性和可信度的保障。
如何阅读学术论文?首先,在阅读之前,明确阅读的目标和需求。接着先阅读论文的摘要和关键词部分。然后,查看论文的目录,了解论文的结构和内容组织。重点关注标题、图表和重要段落。跳过与目标无关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过程中,及时做笔记记录重要的观点和想法。在阅读完成后,进行总结归纳。思考论文的贡献和局限性,思考与自己研究相关的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启示。
读书笔记
《人的属性》读后感
孙永嘉
在浩瀚的宇宙长河中,人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其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人为什么会成为如此特殊的存在呢?因为人在自然给予的本能生命基础上又进一步创造了“属人”的生命。首先,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体现。动物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交流方式,但它们从未创造出像人类文化这般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体系。其次,人创造了历史。从远古的蒙昧时代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这条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断地探索、创新、积累,创造出了无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动物的生活则更多地受限于本能和环境,它们的历史只是简单的重复。最后,人创造了价值。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创造价值。无论是追求知识、创造艺术还是服务社会,人类的种种努力,都在赋予生命以更深层的意义。
人的诞生绝不仅仅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普通事件,它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的出现。这种生命形态超越了单纯的生物本能,拥有了思考、创造和追求价值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从更高的维度去理解“人”的意义,去认识人类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内蒙古通辽市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