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调查报告
作者: 许宏明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是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报告”是反映“调查”成果的“发言形式”。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包含标题、摘要、目录、前言、正文、结尾、建议、参考资料等。写作时我们可以按照此顺序逐条撰写,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些调整,突出重点、亮点信息。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谈谈调查报告中最为重要的4个写作部分——标题、前言、正文、结尾。
一、标题
标题是调查报告的眼睛,“目美养人眼,题好一半文。”撰写标题时要直白醒目、观点鲜明,让读者见题晓义。
1.从形式上来看,标题可以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正副)标题两种。
单行标题由“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文种”构成,直接写明报告的主题,如《中国运动员创业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
双行标题中,正标题概括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副标题补充说明调查的范围和对象,如《智能制造时代的劳动力转型——技能需求变化与职业培训策略调查报告》。
2.从内容上来看,标题可以有多种写法。
(1)“直叙式”标题,即用调查对象和主要问题作标题,如《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报告》,简洁明了。
(2)“判断式”标题,即用判断或评价作标题,如《上下齐攻坚,啃下硬骨头——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调查报告》,揭示主题,带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3)“提问式”标题,即用提问作标题,如《结婚是否一定要买房——青年住房对婚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
(4)“抒情式”标题,要么是表彰,要么是批判,如《这些“栅栏”最该拆——对3省6市121家企业创新情况的调查》,直接表明态度。
二、前言
前言也叫导语、绪论,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位于正文之前,用于简要介绍调查报告的背景、目的、调查过程和主要内容等。好的前言不仅能帮读者了解调研的大致情况,还能引起读者对调研过程的兴趣。
一般来说,前言有三种写法。
1.直述式。即开门见山,把调查的内容、对象、范围、目的等一一写出。
2.悬念式。即先描述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然后对这种社会现象或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等提出疑问,最后介绍调查的基本情况。
3.结论式。即在描述现象、提出问题的同时,直接显示结论。
【示例】
2011年上半年,笔者对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00多个行政村的人口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尤其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农村人口外流在给经济增长与发展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务农劳力缺乏的“农民荒”以及相应的连锁反应等一系列问题。
(选自董小君《“农民荒”加重,粮食安全堪忧》)
作者用简练的语句,陈述了调研的基本情况和发现的社会问题,接着总述了农村人口外流带来的诸多影响,这样的前言起到统摄全局的作用。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我们采集到的生动材料、运用理论和逻辑对材料作出的分析、逐步推演得出的结论、提出的建议,都集中在这个部分。内容越丰富,我们就越需要设计好行文结构。通常,主体部分的结构有三种类型。
1.纵式结构。纵式结构是一种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或调查过程的顺序来组织内容的结构方式,优点是条理分明、脉络清晰。例如,在《恢复高考后语文科改革与发展述略》一文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主体部分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恢复高考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第四阶段则为2004年至今。
2.横式结构。横式结构是将调查材料划分为若干部分进行撰写的方法,每一部分都从不同角度围绕中心进行叙述和说明,优势在于论述集中、说理透彻、观点明确、说服力强。如《策马扬鞭,迎头而上——来自伍市镇马头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正文的“作为作法”部分就分别从民议、卫生、水利、道路、绿化、路灯等多个方面,分析了马头村顺应民意、解决民忧、惠及民生、赢得民心的一系列实际做法。
3.纵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是纵式结构与横式结构的融合,兼具两者的特点。这种方法常用于撰写规模较大或涉及复杂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如在《恢复高考后语文科改革与发展述略》中,既按照时间顺序对事件进行了梳理,又从不同时期出发,对其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四、结尾
结尾即结语,是调查报告的收尾环节,简洁明了地概述要点即可。如可以总结前文的核心内容,重申研究的重要性;也可以基于当前社会现象,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可以提出建议,为读者提供参考;也可以指出调研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留待未来研究解决;或是补充正文未涉及但可能对其他研究者有价值的发现。结尾的目的在于再次唤起读者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此外,写好调查报告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空话、大话及套话,追求言简意赅,专注于阐述一个核心事项,清晰传达一个观点,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切忌追求大而全,避免面面俱到却失之肤浅;二是要留意调查报告的基本撰写格式,合理规划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三是运用精确且朴实的语言进行表述,必要时可通过数字和表格来辅助说明;四是在完成报告撰写之后,对报告的内容和措辞进行反复推敲,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