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除夕

作者: 程梁平

春节是我最盼望的传统节日,而除夕那天最隆重、最热闹。

除夕那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去乡下奶奶家。奶奶开心地迎接我们,笑着说:“小孩盼过年,大人望插田!”我好奇地问妈妈:“大人不盼过年吗?为什么要望插田呀?”妈妈告诉我:“那是家乡过年的俗语。以前,人们生活条件不好,一到过年,大人就很着急,因为拿不出好吃的、好玩的给孩子们,只希望春天多插田播种,有个好收成,来年能给孩子们吃好穿好。”一旁的爸爸笑着说:“这话得改改了,应该是‘小孩盼过年,奶奶盼团圆’!”是呀,一到快过年,奶奶就开心地在厨房里忙碌,忙着用秋天砍来的柴火炖猪头,准备年夜饭。

不一会儿,奶奶宰杀鸡鸭了。她走到鸡圈里,对着鸡鸭说:“小鸡小鸭你莫怪,生来就是一碗菜。过年解了本世情,来世轮回官帽戴!”妈妈说这是家乡的习俗,用这样的仪式期盼来年六畜兴旺。

年夜饭上桌了,圆桌的正面摆满了碗筷和酒杯。奶奶说:“那是给祖先留的席位,我们过年吃团圆饭,不能忘了祖先!”听了奶奶的话,我点点头,牢牢记住了奶奶的话。

年夜饭后,开始放烟花了,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我希望大家的日子能像烟花一样绚烂!

总评

两篇习作都抓住节日特点和地域特色,生动地展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外婆家的端午节》描写了吃叶子粑、吃咸鸭蛋、挂艾草、看赛龙舟等习俗,写出了小作者一家过端午节的过程,展现了端午节的丰富内涵和欢乐氛围;《家乡的除夕》则描写了去奶奶家吃团圆饭的场景,通过奶奶准备年夜饭、宰杀鸡鸭、为祖先留席位等,展现了除夕团圆的传统习俗。

【作者系安徽怀宁县振宁第二学校三·1班学生,指导并置评:刘兰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