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好孩子》
作者: 桂阳玲阅读导航
《我要做好孩子》是黄蓓佳的长篇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金铃的六年级学生,她开朗乐观、自信大方,可是学习始终被排除在“好学生”的行列之外。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她作出了很多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种种抗争。现在,我们一起走进金铃的世界,分享她的喜悦、她的困扰,见证她的成长。
精彩片段一
猫和老鼠,你喜欢哪个
卉紫好笑地说:“老鼠会偷人类的粮食吃。”
金铃语气激烈地反驳:“老鼠会比猫吃得多吗?它那么小,它需要的食物非常少,有猫的十分之一就够了。人类为什么不能允许它生存呢?除了养猫来咬它,还要用夹子夹它,用毒药来毒死它,用火烧,用水淹,用石头打……老鼠太可怜了,没有人喜欢的动物活得太委屈了!”
卉紫伸手去摸金铃的额头:“你没有发烧吧?你说什么胡话呢?”
金铃猛地甩开卉紫的手,满脸是泪地大声道:“因为我就是可怜的老鼠,楼上的文峰,我们班的好学生胡梅、刘娅如、倪志伟……他们就是讨人喜欢的猫!”
卉紫一下子愣在那里。关于猫和老鼠的联想出自一个11岁孩子的口中,带着那种铭心刻骨的哀伤幽怨,构成了对成年人的震撼!卉紫这才知道女儿的心里是有很多很多委屈的,多年来不被看重、不被称赞的平淡无奇的生活,其实是深深刺伤了孩子的心灵。她也许是真的努力过,却因为年龄、性格、能力等原因而无法比别人做得更好。她常常用快乐把自己掩盖起来,而实际上她心里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态度,盼望得到父母的宠爱和赞美。
老师串讲
选段围绕金铃和妈妈关于老鼠与猫的争论展开,通过细腻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深刻剖析了金铃内心的委屈与渴望。金铃把自己比作老鼠,将班上的好学生比作猫,这种独特的比喻,强烈地展现出她对家长态度的不满和对获得他人认可的渴望。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还读到了金铃为老鼠辩护,她认为每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不能因为猫的模样更漂亮、更听话,就区别对待。这种对生命的平等看待,显示了金铃内心的善良和对弱者的同情。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金铃在对话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妈妈也通过对话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段对话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为鲜活立体,读者更能深入理解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阅读笔记
阅读下面的情景,请通过他们的对话,展现两人的性格。
课间休息时,小红不小心碰翻了小刚的文具盒,铅笔、橡皮撒落一地。小刚皱着眉头,双手叉腰,一场“小冲突”就这样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