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旧友

作者: 沈家瑞

在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我们时常目睹生命的脆弱与消逝。那些曾经与我们一样鲜活的生命,在生活的重压之下,选择了屈服与逃避,最终走向了一个无法回头的深渊,直至永眠。

每当这样的消息传来,总会引起人们的共情和焦虑,甚至恐慌情绪,随后话题转向了一个永远在公众讨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议题——“内卷”。

内卷,本意是指由于资源有限而引发的恶性竞争。然而,在当今的社会语境中,这一词汇的贬义色彩已大幅减弱,转而成为人们自嘲或调侃时的常用语。

然而,尽管语义有所转变,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却并未减弱。一种深深的抵触情绪在人们心中悄然滋生,仿佛每个人都在这场无声的竞争中感到疲惫与无力。但仔细探究,我们不难发现,人们所抗拒的并非竞争本身,而是那种扭曲了竞争本质的恶性行为。

自古以来,这种“恶性”与人性的伟大一同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奔腾不息,一直试图扭曲“竞争”这一概念。但事实上,背后暗箭伤人、恶语中伤等行为,早已超出了“竞争”的范畴。这种恶意如同一滴红墨水,源自一个简单的念头、一种纯粹的情绪。一旦它融入清水,便将整个水池染成血色。墨水在清水中扩散,正如恶意在广泛的社会竞争中传播,污染人们的心灵,激化他们的情绪,从而将他们引向一条扭曲的道路,导致无数悲剧的发生。

当我们摒弃这些负面的因素,重新审视竞争时,我们会发现,它其实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种间竞争”作为生物学术语,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竞争在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群狮逐鹿,速度最快的狮子得到奖赏,正是这一规则推动了生物种群的进化。它带来了胜利的价值,提升了生存的意义,点燃了生命的希望。而在人类社会,竞争包含了更深层的含义。它虽始于对物质的追求,但在人类的精神和智慧的加持下实现了超越,将胜者的奖赏从栖息地和食物转变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思维的升华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竞争推动人类向更高层次发展,而人类也不断为竞争注入全新的活力,这种相互成就铸就了人类文明深远的过去,并将开启更加广阔的未来。

当然,个人的意义并非完全由竞争来定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追求,渴望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独立与自由。人性中自私而好战的基因,时常驱使着我们渴望更多的挑战与碰撞,但有时我们只想隐居山林,走向大海。然而,内心的喧嚣却打破了这份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让人在无形的障碍面前感到自惭形秽,甚至将这一切归咎于竞争所带来的沉重代价,认为是它让自己背负上了尘世的烙印,无法洒脱地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但实际上,竞争并非一种不可摆脱的负担。它可以是你童年的玩伴,是你青年时的导师,是你中年时的激励者,是你老年时的老友,与你围坐在火炉旁,畅谈往昔。当你融入自然的怀抱,它其实也能保持静默,只是你心中的执念学会在此刻放下。

竞争既不是我们的束缚,也不是我们的影子,而是一个穿梭于世间的精灵,倾听并协助我们们谱写自我生命的乐章。

评点

文章以深刻的人文视角探讨了“内卷”现象下的竞争本质,情感真挚,思考深入。作者巧妙地将竞争比作生命的旧友,既揭示了竞争的普遍性与价值,又反思了恶性竞争带来的危害,呼吁人们正确看待竞争,学会放下执念。文笔流畅,富含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与人文关怀。

(编辑:王冠婷)

上一篇: 做一个立体的人
下一篇: 智者的魅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